68岁老人在家辞世6天才被发现 独居没有子女

 编者按

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很多人都知道,但五福指的是哪五福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而善终指的是能预知自己的死期,临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牵挂和烦恼,安详地离开人间。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孝顺父母,是传统美德。如今,孝敬父母不仅是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如果不赡养、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并强制执行,让子女定期去看望父母,哪怕只是陪父母聊聊天。但在现实生活中,老无所依,无人送终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让老有所依,特别是让孤寡老人体面离去,有个善终,不仅需要孝心、爱心,法律约束,更需要自我约束。

 无声的诉说

68岁老人在家辞世6天才被发现

没有子女 邻居和他很少往来

曾爷爷家房门紧锁,几天都没有出现在小区里了,直到小区保安闻到了异味,向民警反映后,这才发现68岁的孤寡老人曾爷爷已在家中身亡6天了。

4月11日早上,昆明市西山公安分局马街派出所巡逻民警来到某小区门口,小区保安跑来向民警反映,3幢203室有异味。民警向物管了解得知,203室的主人是一位独居老人。民警请来锁匠打开房门,发现老人躺在家中。经法医检验,老人属于自然死亡。

这位老人姓曾,68岁,没有老伴、没有子女,是一位孤寡老人。第二天,记者来到这个小区,几位老人在晒太阳,有人说:“以前只在报纸上见过这种事,没想到我们小区也有。”

桂大妈说,她是看见警车到小区后才知道这件事的,没见过这位老人。平时在小区一起聊天散步的都是老熟人,如果不熟悉,邻居们一般不会来往。

高师傅说这个小区是廉租房小区,小区住户大多数是拿低保生活的。记者走访了小区里十多位居民,大家都说对曾爷爷不大熟悉,没啥印象。

即使是在曾爷爷居住的楼栋,也没人说得清老人离世前留下的印象。住在曾爷爷隔壁的是位女士,对于曾爷爷的事,她边摇手边说:“不知道,不知道。”住在4楼的葛师傅说,偶尔见到住在楼下的曾爷爷,但彼此不熟悉,也就没有刻意关注过他。

程师傅坦言:“这里住的人比较杂,我也不太喜欢跟陌生人来往,大家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

冰冷的数据

心酸事昆明多次发生

记者了解到,这种心酸事昆明已多次发生,有的老人虽有子女,却也孤独地死在家中。

2005年5月20日,昆明某小区,一位8旬老人死后一周才被发现,而老人膝下有5个子女。

2005年11月18日,独居在白塔路的一位56岁老人,突发脑溢血死在家中,6天后被发现。

2005年12月15日,一位住在东华小区88岁的阿婆死在家中4天后被发现。

2007年4月24日,永和里小区,一位65岁老大妈死在家中5天才被发现,子女来到楼下并未上去看她最后一眼。

2010年10月26日,东风巷82号,拆防盗笼的工人从楼台爬进屋内随即发出了一声尖叫:床上竟有一堆白骨。民警调查得知,这堆白骨是一位独居老人留下的。从一些单据和病历本上看,这位老人已离世5年。

2014年4月1日,昆明纺织厂生活区一对老人死于家中,警方赶到后确认他们已身亡多天。

这些数据背后曾经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中有的是孤寡老人,没有老伴,没有子女;有的是空巢老人,有子女,有亲人,但在最后一刻,竟无人送终,真是让人感叹!

律师说法

老有所依有法律依据

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期为老年人维权的云南云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尚显达。

尚显达说,看了这些案例确实让人心酸,也让人忧心,因为人人都会老,如果老无所依,那是多么可怕的事。现代社会出现很多怪象:一是相处几十年的邻居却是陌生人,何谈远亲不如近邻?二是子女不赡养父母;三是无子女的老人自行送终都不足为怪,怪的是老人生前受尽煎熬无人帮;四是老人被虐无人管、被欺被打是常态。

尚显达说,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毕竟有限。其实,要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的一切权利,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小家及他们的子女。其实,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民主权、健康权、不被歧视权、社会优待权、社会保障权、继续受教育权等均有了法律约束,在生、养、医、住、行等方面,法律也有规定,但在现实中却时常发生老人孤独惨死家中的现象,这不仅关乎子女道德的事,更关乎社会保障和社会风气。(春城晚报 记者 吕世成 刘嘉 通讯员 王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以出世的胸襟,做人世的事业

以出世的胸襟,做人世的事业

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看完你就信了!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看完你就信了!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佛在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许多问题都是围绕著「我」而产生的。人间的凡夫不可能离开「我」,任何事情都是...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西方极乐世界的蓝本,其中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极乐世界超胜十方的净土,能够令一切众生快速成佛,但要解决一个前提怎么能让众生能够来得了?因为阿弥陀佛要...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普陀山,会晤印光大师,自称前世是个云南和尚。第二年,印祖去扬州刻书,途经苏州,顺便与他会面,以为他还能明白过去生的业因,可见面才发现他已经丝毫没有这...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十方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不动,就是指卢舍那佛的报身在菩提树下,或者在华藏世界,或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