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对父母尽孝,对子女教育应如何尽力

大家好,吉祥如意。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对老人该怎样尽孝才能够如法。对子女怎样的方式教育才是真爱。我们以这两个主题来相互参学。

1.究竟什么是真孝呢?有的人认为多给钱,让父母住豪宅,或衣食住行方面的丰厚的供养,让老人受到鸿福。以为这样做对老人是非常好的方式尽孝道。其实这样只能是小孝,不够完善。我们既然步入佛门学习了佛法,那么就应该用佛法来加持他们,这才是真孝。

2.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们让老人物质上的享受,就是再丰富也是影像,这样子做会让他们内心增强了贪欲、挂碍。他们临命终时没有办法能够放得下。促使他们堕落三途。所以这样子的作为谈不上是真正的圆满。

我们要努力用佛法,来进行对老人精神上的转变,心灵得到安宁。让他们了解到人生真正的价值观。精神上的解脱胜过物质上的丰厚的享受。所以说佛法的受用更加保障地让大家超越六道轮回,佛法这种方式还是可取。

用种种的修行的方式来对老人引导,让他们内心对事相毫无挂碍,深心得到彻底的清净,福慧俱增,法喜充满,心念与佛相应。这才是圆满的孝道。

对子女的爱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对子女不能溺爱。如果从小给他们建立一个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会消耗自身的福德。这是大错而特错。

做家长要带头来对孩子们的影响。让他们从幼小的心灵养成善良、慈悲、喜舍这样的心态,这是真爱。因为这种心态与造作,给他们建立一个自生福慧的平台,使他们终身受用。这是明确的方式。

可千万不能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良习性,这样子会葬送他们一生,这是父母之过也。所以说对孩子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式要是偏激造成遗憾终生。教育也是离不开佛法的。大家一定要晓得佛法的殊胜,佛法的重要。用佛法的角度有所造作,才能够究竟圆满。

阿弥陀佛,释桑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来学《华严经》的?我们现在不说是学它道理了,连文字还搞不通呢。这段经念下来,它说什么呢? 告诉你干什么呢?你怎么做啊?还没弄清楚呢...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好,这像什么,你们知道吗?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颗大钻石去换一颗糖果吃,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就像拿一百克拉的钻石去换一支棒棒糖,这样你知道我的意思...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与净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一千多年来,禅净两家时而互相排斥,时而互相遵从的相互交错过程中,念佛人有时提倡参禅念佛,禅师们也有时主张念佛就是参禅,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宗派关系...

蔡礼旭:子女不孝的原因

蔡礼旭:子女不孝的原因

在《汇编》里面又有提到不孝的原因,有这些情况。我们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才能够用好的方法来教育下一代,好的方法来反省自己,来行孝。所以《三字经》讲到,“人不学,不知义...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西方极乐世界的蓝本,其中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极乐世界超胜十方的净土,能够令一切众生快速成佛,但要解决一个前提怎么能让众生能够来得了?因为阿弥陀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