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对父母尽孝,对子女教育应如何尽力

大家好,吉祥如意。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对老人该怎样尽孝才能够如法。对子女怎样的方式教育才是真爱。我们以这两个主题来相互参学。

1.究竟什么是真孝呢?有的人认为多给钱,让父母住豪宅,或衣食住行方面的丰厚的供养,让老人受到鸿福。以为这样做对老人是非常好的方式尽孝道。其实这样只能是小孝,不够完善。我们既然步入佛门学习了佛法,那么就应该用佛法来加持他们,这才是真孝。

2.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们让老人物质上的享受,就是再丰富也是影像,这样子做会让他们内心增强了贪欲、挂碍。他们临命终时没有办法能够放得下。促使他们堕落三途。所以这样子的作为谈不上是真正的圆满。

我们要努力用佛法,来进行对老人精神上的转变,心灵得到安宁。让他们了解到人生真正的价值观。精神上的解脱胜过物质上的丰厚的享受。所以说佛法的受用更加保障地让大家超越六道轮回,佛法这种方式还是可取。

用种种的修行的方式来对老人引导,让他们内心对事相毫无挂碍,深心得到彻底的清净,福慧俱增,法喜充满,心念与佛相应。这才是圆满的孝道。

对子女的爱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对子女不能溺爱。如果从小给他们建立一个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会消耗自身的福德。这是大错而特错。

做家长要带头来对孩子们的影响。让他们从幼小的心灵养成善良、慈悲、喜舍这样的心态,这是真爱。因为这种心态与造作,给他们建立一个自生福慧的平台,使他们终身受用。这是明确的方式。

可千万不能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良习性,这样子会葬送他们一生,这是父母之过也。所以说对孩子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式要是偏激造成遗憾终生。教育也是离不开佛法的。大家一定要晓得佛法的殊胜,佛法的重要。用佛法的角度有所造作,才能够究竟圆满。

阿弥陀佛,释桑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

《楞严经》不是伪经(四)我对吕澄先生「楞严百伪」的异见药师山紫虚居士 (72)楞严百伪原文七十二:经云:「妙性本无,世界众生,因妄生灭,灭妄为真。」按此种真妄...

常福法师:念佛即六度!

常福法师:念佛即六度!

念佛即六度! 念念觉妄心,妄心觅真佛; 了知妄无心,真境全体露! 念佛反照了心不可得,即明心见性! 自性明圆,境本自闲,唯情自縳, 情结心自锁,只见油米柴;悟...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愚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对方已经明白拒绝你的感情,自己却还想尽办法,想把对方追回来;就...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现在有些焦虑的病,抑郁症啊、焦虑症啊、失眠啊,这些问题都能在佛号里面得到解决。 如果对这个阿伽陀药六字洪名的功德不知道,那真是太痛惜了。如果知道六...

宏圆法师: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行

宏圆法师: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行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指掌,遍游诸国似比邻。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修行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太难!我们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