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

  须达夫妇有一天在垃圾堆里,意外地捡到一块牛头旃檀。牛头旃檀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香木,它所燃烧的香气在十五里外仍然清香可闻,世间任何的香气都无法跟它媲美。夫妇俩捡到这块珍贵的宝贝,非常的高兴,就用牛头旃檀换来了三碗白米饭,因为他们这一生当中还不曾吃过米饭。

  时近中午,夫妇俩就决定把第一碗米下锅,一尝米饭的滋味。就在这个时候,佛对舍利弗说,须达夫妇已贫穷了七世,现在因缘成熟了,要舍利弗去度化他们,改变他们贫穷的命运。于是舍利弗就到须达家化缘去了。

  须达夫妇见到舍利弗尊者来化缘,非常的兴奋,夫妇俩也自知过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穷困不堪,今天佛的大弟子来化缘,正是供养种福德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错失,就将第一碗米煮成的饭恭敬地供养舍利弗尊者。

  供养了舍利弗后,夫妇俩又将第二碗米下锅,二人正准备要食用时,佛又叫迦叶尊者前去化缘。夫妇俩见是佛的首座弟子来化缘,又很恭敬地将第二碗米饭供养了迦叶尊者。须达夫妇供养了两位尊者后,心里既欢喜又舒坦地将第三碗米下锅,准备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肴。

  饭刚煮熟,佛陀已出现在须达家,夫妇俩见佛亲自来化缘,这种旷劫难逢的机会,即使要挨饿一整天也值得,于是真诚恭敬地将第三碗米饭供养了佛陀。佛见须达夫妇一片真诚,看着须达夫妇说:“一切罪灭尽,百宝从地生。”刹时,须达所住的茅棚充满了金银财宝。

  此时,须达夫妇也心开意解,得了净法眼藏。夫妇俩看了看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心想:纵是华厦千间,夜眠还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话,恐怕连八尺都无法受用呢!惟有修行才是究竟。于是央求佛陀收他们为弟子。佛就为他们说四谛法门,须达夫妇因而悟道、证果。所以供养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呀!

 

点我:

相关文章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未知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未知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   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   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   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

法眼宗简介--未知

法眼宗简介--未知

法眼宗简介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它历经文益( 885 — 958 )、德韶( 891 — 972 )、延寿( 904 — 975 )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

虚云老和尚冒死智辩调伏灭佛的李根源将军

虚云老和尚冒死智辩调伏灭佛的李根源将军

  袁世凯把持国民政府后,地方军阀各自为政,任意横行,鱼肉人民。饱受外侮与内患中痛楚的中国人青年一代,把他们不幸的命运起先归咎于满清政府,满清倒了,他们就把一切的怨恨转移到“迷信”上面来。  这时...

寿康宝鉴白话--印光大师

寿康宝鉴白话--印光大师

寿康宝鉴白话 印光大师著 苏州弘化社 商丘市寿康文化研究学会 题辞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及子孙健康长寿、幸福美满,但如果在色欲这件事情上不知忌讳、不知节制、不知谨慎,则所希望的与所得到的将适得其反。岂不...

百喻经   卷一--求那毗地

百喻经 卷一--求那毗地

《百喻经》 求那毗地(译) (一)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

放光般若经第六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六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六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品第二十八   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四天王与无央数亿百千诸天子皆来共会。诸释提桓因与诸无数亿百千诸天皆共来会。须炎天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