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体,将那微小的生物送到安全的地方,才又再坐回他的岩石座上。因此,他的禅修就是如此,日复一日……

  他的师兄弟们,一些虔诚的修行者,他们每天也都会到那片荒芜人烟的地区,在岩石峻谷和山洞内独自打坐,他们终于发现老喇嘛几乎不曾安静地坐着,事实上他禅坐的时间都花在把虫子从小池里捞出来。虽然救护一个无助的生命,不论其形体的大小,是理所当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时会想:如果老喇嘛到别处静坐,远离这些令他分心的事,他的禅定功夫可能会更好些。有一天,他们终于向他表示他们的关怀。

  “到别的地方打坐,入甚深禅定,整日不受打扰,不是更能获益?这样您不就可以更快地证悟?如此一来,就能救度所有的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有一位这么地问老喇嘛。

  “或许您还可以闭着眼在池边打坐。”另一位僧友建议。

  “如果您在打坐的时候不断地站起、坐下,反覆不下数百次,您如何能开展完全的宁静和甚深如金刚般的定力?”一位年轻的学僧比其他师兄更有勇气,更机智地质疑他。

  这位尊贵的老喇嘛很仔细地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却没说什么。

  当全部的人都说了他们要说的话后,他很感激地向大家敬礼,说道:“师兄弟们,诚如你们所说的,如果我整日坐着不动,我的禅定功夫一定会更有结果。但是老朽如我,我也曾一再地发愿要将此生此世和所有的来世助服务救护他人,我又怎么能够闭上眼睛、硬起心肠来祈祷并吟诵大悲观世音利他无私的心咒,却任由无助的小生物溺死在我眼前而不顾呢?”

 

点我:

相关文章

妙法圣念处经--法天

妙法圣念处经--法天

妙法圣念处经 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三藏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天人围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时诸大众。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归命一切智  三界第...

四分律   卷四一至五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 卷四一至五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第四十一卷 第三分衣揵度法之三 尔时舍卫国。有多知识比丘死。有多僧伽蓝。多有属僧伽蓝园田果树。有多别房多属别房物。有多铜瓶铜盆斧凿灯台。多诸重物。多有绳床木床卧褥坐褥枕。多畜伊梨延陀耄罗耄...

百业经 持  箭--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持 箭--堪布索达吉

持 箭 ——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 一时,迦毗罗卫国(Kapililavstu)有位释迦(Sakya)族人,名叫持杖,他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非常...

龙王献宝

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

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佛教故事: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

佛说布施经--法天

佛说布施经--法天

佛说布施经 宋西天三藏法师法天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