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知自己仅剩七天寿命,因怕死而精进修行,终得圣果

  晋美彭措法王 传讲

  索达吉堪布 译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一施主生下一个浑身黝黑的孩子,夫妇为之举行了贺生仪式,取名黑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黑者如海莲般很快长大,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十八种学问。

  其父是教授五百婆罗门咒术的大师,年迈体衰之时虑及自己不堪再任教授之职,希望已得自己真传且精通不少咒语的黑者以后代替自己好好地摄受五百弟子。黑者承父嘱托,带着五百婆罗门修学咒语。

  一日在接受王舍城婆罗门的供养时,五百人中产生矛盾,彼此认为对方不应受供。黑者想从中调和,因见矛盾太深调解无效而生起厌离心舍弃他们,独自去寂静处依止一位闭关老仙人修持。

  【师言:依止上师时,弟子们一定要和合,严守三昧耶戒,不然的话,藏传佛教史上的有些大德,就是因为弟众对上师苦口婆心的教言不愿奉行,便独去寂静地或趣入涅槃。这也是佛趣入涅槃的一种缘起。】

  此寂静地有一黑夜叉经常危害人们的生命,夺其精气,消其威力,制造各种痛苦,唯对仙人颇为恭敬。

  黑者得到了四禅五通后不久老仙人去世,他便独自在山洞里静修。时王舍城众人诣佛前祈求:“世尊,森林中有一黑夜叉经常无缘无故作害于众生,我们无计可施,祈请世尊方便调化。”

  世尊以神变把它召来温言劝诫:“你不要再伤害众生,应舍弃恶业。”

  夜叉应诺从今以后不再伤害众生,而且竭力保护王舍城的一切众生,并在佛前皈依受戒,顶礼返回。黑者是老仙人的继承人,故夜叉对他也很护持。

  一日它观知黑者仅剩七天寿命,即告知黑者,劝令修行。黑者闻此噩讯心生极大恐惧、痛苦与烦恼,夜叉见此复又劝慰:“哭有何用,你去王舍城遍知能仁世尊处肯定有办法。”

  黑者立即启程前往,恰逢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法。他一见世尊,心里数数欢喜,恭敬顶礼,求得相应法要后即得无来果,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授予比丘戒。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生死轮回的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黑者在遇死亡违缘时得世尊断除其恐惧,获证涅槃圣果?请为吾等开示,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我也曾断除他的死惧,令得四禅五通。昔日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有一非常懈怠、不精进修持的弟子。后来仙人观知他七天后会死去,即告以实情策彼精进。弟子闻言惊恐万状痛苦之极,复于仙人前求法,精进修持,终得四禅五通。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即现证菩提的我,弟子即此黑者仙人。今昔都是我在他遇死缘时救度了他。复又在迦叶佛教法下,黑者是一位终生行持清净梵行的僧人,后发殊胜誓愿,以其愿力成熟之故今遇我得出家获证圣果。”

  世尊如是宣说黑者前后因缘,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点我:

相关文章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

杀生恶报:封巢得报的朱照(63-68)

杀生恶报:封巢得报的朱照(63-68)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 杀生恶报篇 第四章 残害】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63. 封巢得报的朱照  宋朝...

佛陀度化父亲

佛陀度化父亲

  来源:《佛宝论》  佛陀在出家前曾对父王许下承诺,成道后将父王救度到彼岸。佛陀成道后在舍卫国受到了广大信众的尊崇,还乡度化释迦族的因缘也逐渐成熟。  此刻净饭王对释尊的思念也日益迫切。宠臣优陀...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日日聆听教义,恭敬地供养礼拜佛陀。  须赖善名远播,许多人常跟随着他到精舍礼佛、听法,就连...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清陆士铨  陆士铨,字近堂,是苏州元和人。早先学习扶鸾术(请神),是玉坛的弟子。后来为坛友祈祷病好,神教他礼拜“梁皇宝忏”。陆因此礼忏发心,就到天宁庵,受菩萨戒。正好这时有寂根菩萨,从极乐国来...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汉寿亭侯关羽挂印封金,护卫着甘、糜二夫人离开曹营,过关斩将,进发河北。路经汜水关时,守将卞善欲借镇国寺宴请关羽之机,击笺为号,加害于他。寺僧普净与关羽为蒲州同乡,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