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知自己仅剩七天寿命,因怕死而精进修行,终得圣果

  晋美彭措法王 传讲

  索达吉堪布 译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一施主生下一个浑身黝黑的孩子,夫妇为之举行了贺生仪式,取名黑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黑者如海莲般很快长大,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十八种学问。

  其父是教授五百婆罗门咒术的大师,年迈体衰之时虑及自己不堪再任教授之职,希望已得自己真传且精通不少咒语的黑者以后代替自己好好地摄受五百弟子。黑者承父嘱托,带着五百婆罗门修学咒语。

  一日在接受王舍城婆罗门的供养时,五百人中产生矛盾,彼此认为对方不应受供。黑者想从中调和,因见矛盾太深调解无效而生起厌离心舍弃他们,独自去寂静处依止一位闭关老仙人修持。

  【师言:依止上师时,弟子们一定要和合,严守三昧耶戒,不然的话,藏传佛教史上的有些大德,就是因为弟众对上师苦口婆心的教言不愿奉行,便独去寂静地或趣入涅槃。这也是佛趣入涅槃的一种缘起。】

  此寂静地有一黑夜叉经常危害人们的生命,夺其精气,消其威力,制造各种痛苦,唯对仙人颇为恭敬。

  黑者得到了四禅五通后不久老仙人去世,他便独自在山洞里静修。时王舍城众人诣佛前祈求:“世尊,森林中有一黑夜叉经常无缘无故作害于众生,我们无计可施,祈请世尊方便调化。”

  世尊以神变把它召来温言劝诫:“你不要再伤害众生,应舍弃恶业。”

  夜叉应诺从今以后不再伤害众生,而且竭力保护王舍城的一切众生,并在佛前皈依受戒,顶礼返回。黑者是老仙人的继承人,故夜叉对他也很护持。

  一日它观知黑者仅剩七天寿命,即告知黑者,劝令修行。黑者闻此噩讯心生极大恐惧、痛苦与烦恼,夜叉见此复又劝慰:“哭有何用,你去王舍城遍知能仁世尊处肯定有办法。”

  黑者立即启程前往,恰逢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法。他一见世尊,心里数数欢喜,恭敬顶礼,求得相应法要后即得无来果,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授予比丘戒。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生死轮回的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黑者在遇死亡违缘时得世尊断除其恐惧,获证涅槃圣果?请为吾等开示,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我也曾断除他的死惧,令得四禅五通。昔日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有一非常懈怠、不精进修持的弟子。后来仙人观知他七天后会死去,即告以实情策彼精进。弟子闻言惊恐万状痛苦之极,复于仙人前求法,精进修持,终得四禅五通。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即现证菩提的我,弟子即此黑者仙人。今昔都是我在他遇死缘时救度了他。复又在迦叶佛教法下,黑者是一位终生行持清净梵行的僧人,后发殊胜誓愿,以其愿力成熟之故今遇我得出家获证圣果。”

  世尊如是宣说黑者前后因缘,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4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4

  清方海  方海,字普澄,号西台,姓崔,是湖州乌程人。二十一岁时,到天台华顶寺剃发出家。不久在清凉寺际云禅师处受具足戒。专心阅读藏经,经通诸论。后来住持苏州杯渡庵,纯修净土,广劝信众,因而信向净...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巨富施主,娶妻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一直膝下无子。他们祈祷诸天,后来众缘会合,一位最后有者入了施主妻子的胎中,妻子...

左手还是右手?

左手还是右手?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就是叫他开口说出“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觉得非常困难,因为在他心里,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布施他人的意愿。  他后来遇见了佛陀,从佛陀的教化中知道了布施...

布施重在心诚

布施重在心诚

  在原始佛教经典之一的《贤愚经》中,有一则如下的故事。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穷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个每百年才能见到一次佛祖的日子里,南陀虽很想供奉一盏灯火,但用她仅有的钱却只能买到一点...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余铭生居士,浙江定海县人。家里从事农耕工作,生性单纯朴实,不知什么是佛法。其子余鼎镛,年轻即信奉佛法,一九四一年前往上海,皈依圆瑛法师,专心听闻开示,深信净土为修行的捷径。于是倡办佛教居士林,...

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世尊和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漫步,见一生病比丘卧身粪秽无人扶助。  佛陀上前问道:“比丘,汝患何疾?”  该僧答:“弟子肠胃不适,世尊。”  “有侍者否,比丘?”  “无有,世尊。”  “诸比丘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