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玉珠宝和彩绸流苏,制作了五百支伞形的精致宝幢,极其珍贵华丽,但是却没有人会舞弄这种宝幢。于是,国王慎重地宣布:凡是有人具有耍舞这种大宝幢的技艺,就要送一支这种珍贵无比的宝幢给他。

  当时,远方许多国家中的贫苦百姓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竞相走告。其中有五百位穷人从各地汇集至一处,共同切磋了舞弄把要这种宝幢的各种技巧,然后邀约一起出发,要到该国去献艺,以领取价值不菲的宝幢,希望从此大富大贵。

  当他们一路辛苦地走到半途,盘缠、粮食即将用尽,恐怕无法到达目的地了。其中一位同伴建议说:“听说这附近有一个国王,供养许多的出家人,我们不如先到那里去,假装跟着出家,等吃、住都不成问题了,再想办法到另外那个国家去赚取宝幢。”大家一致赞同,于是便前往到那位已证阿罗汉的比丘处,要求出家。

  这位证果的阿罗汉,一见这群贫人,马上明白了这五百人的宿世因果。原来他们的过去生,在惟卫佛时代,曾经全都是一位长者的家奴。这位长者敬信三宝,经常供养出家法师,而每一次的供养,都是由这五百个家奴负责料理烹煮、恭敬侍奉,并且在长者家中,又常常听闻法师们讲经说法。这五百人往生之后,因为供养僧宝的功德,升到天界去享福。现在,虽然天福享尽了,但是,曾经听闻过佛法,善根种子萌芽,因此,这一生才有前来出家的因缘。阿罗汉虽然知道这五百人求出家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发心要修行,只是为了要接受供养,然后筹措旅费去他国赚取宝幢。但是,阿罗汉观察到他们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于是就为他们剃度,并传授戒法。

  受完戒法,阿罗汉便带这五百位刚出家的法师到皇宫接受国王的供养。应供结束之后,阿罗汉告诫五百位法师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所以,如果你们没有精进修行的决心,将来就得生生世世当牛马、奴婢来偿还国王的供养。”这五百位法师听了都非常地害怕,于是日夜精进修行,禅坐、观行,一点都不敢放逸懈息。经过了九十天之后,全都证到阿罗汉,远离了所有的痛苦与烦恼。

  这五百位阿罗汉在通彻了一切的因果后,发心要向世人说明他们入道证果的始末,就一起到了要送宝幢的王宫,向国王及在座的婆罗门修行人说:“我们已经破除了贪、嗔、痴三毒,也熄灭了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的痛苦,更远离了色、声、香、味、触、法六衰的执著。您可以吗?”

  在座的人都很惊讶地看着他们,无言以对。

  阿罗汉接着说:“我们原本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贫穷,要来贵国耍艺、赚取宝幢,求取大富贵,没想到途中因盘缠用尽而出家。由于精进不懈,如今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所有的烦恼火焰都被我们的智慧法水扑灭了,身心得到了大自在!这真是无上富足的快乐啊!”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未知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未知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安住菩提树下。与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诸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贤劫大士亦为上首。尔时金刚密迹菩萨。承佛...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安世高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安世高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一卷 后汉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阿那邠邸有七子。无笃信于佛法众。彼不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亦不改不与取。亦不改他淫。亦不...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菩提流支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菩提流支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天亲菩萨造元魏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见诸众生烦恼缚  起菩提愿为救拔   如是正觉慈悲尊  顶礼造论释经故   我论能尽烦恼怨...

药师经白话文--陈利权

药师经白话文--陈利权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文   资料来源:佛光山出版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精选白话版46,陈利权译   佛光大辞典   唐玄奘版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的:那个时候,佛陀在许多国度游化...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