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相貌,视线不曾稍移;心中系念着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方法。

  有一次,阿难背上生了一个痈疮,佛陀让当时有名的神医耆婆为他医治。因需开刀治疗,耆婆担心阿难承受不了疼痛,迟迟不敢下手。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忧虑,便慈悲地说:‘请尽管放心医治吧!我将为阿难说法,使他转移心思。’

  佛陀引导阿难一心专注,谛观佛陀相好,并对阿难说法:‘如来的身体犹如金刚,坚固不坏,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如来过去在因地当中,修诸功德而感召的果报啊!’

  阿难虔心净虑、恭敬谨慎,凝视着佛陀的相好没有丝毫倦意,耳朵谛听着佛陀说法,毫无厌怠之心;一心一意,念念专注,思惟佛陀所说的道理,没有丝毫的散乱举止。

  在此同时,神医耆婆也将阿难背上痈疮中的毒脓清除,并为他敷上膏药。佛陀问阿难:‘你刚才是否感觉到背上的疼痛?’阿难回答:‘弟子一点也不觉得疼痛。’阿难之所以未觉察到疼痛,都是因为一心念佛的缘故。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等果德,故能使众生远离种种烦恼、痛苦,常处安乐,乃至超脱生死;亦能成就众生念佛功德。

  典故摘自《分别功德论·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阿难尊者念念相继于佛的庄严相好,并且达到‘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的境界,故而远离了溃疮敷膏之苦。

  每日在人我是非、贪婪、忌妒、猜疑、爱憎……诸多烦恼、不得出离的我们,是否犹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难尊者,亟需佛陀的慈悲救护呢?

 

点我:

相关文章

四个老婆

四个老婆

  释加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

悟真篇--未知

悟真篇--未知

  《悟真篇》全文:   天台张伯端平叔著   前序   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得终,若临歧一念有差,堕于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释老以性命学开方便...

世间的极乐

世间的极乐

  在印度的凉季里,天气冷热适中,干燥清爽,十分宜人。有一天清晨,一对新婚夫妇乘坐着马车,兴致勃毂地来到舍卫城的郊外踏青旅游。  他们一路欣赏风景,不觉得来到一处风景秀丽的小河边。此时阳光明媚,清...

 裸人国的故事

裸人国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兄弟各自办了些货物,出门去做买卖,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衣服,称作“裸人国”。  弟弟说:“这儿的风俗习惯与我们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可实在不容易啊!...

六道伽陀经--法天

六道伽陀经--法天

六道伽陀经 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三藏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不空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不空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唐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亦名瑜伽总持释门说菩提心观行修行义)   大广智阿阇梨云。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