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甘露法语选辑》
◎爱自己
1.爱自己,并不违背大乘佛教的内涵。大乘佛教并不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爱自己。舍离自我与珍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相违。事实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个人应该爱自己,给自己自由,然而,这是什么意思?在佛教中,特别是大乘佛教,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揪出所有问题的根源,它就在你心中:自我、自我爱惜的心。
3.如果一个人舍下珍爱「自我」的心态,他所经历的情况就变得无关紧要,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4.一分钟前有那么一个阴郁、像座山一般严重的问题;但当你放下那个使你觉得「我要自杀,没有其它办法可以解决,我没办法改变」的问题,那一刻起,问题就消失了。
5.如果你深爱的那个人仍旧不爱你、不善待你、对你很坏情况依旧但是当你舍下自我,就不再当它是问题了。
6.如果你放下生命中各种问题的根源那个在你心里老是像个婴孩般哭闹着:「我不快乐,我不快乐,我不快乐。」的「我」,就会找到安乐和满足。
7.无论你学了多少佛法,只要心永远在哭闹着:「我不快乐!」这「我」就成为人生的焦点。爱自己的意义,就会变成爱执取;变成贪执世间八法这邪思的奴仆。
8.如果你对爱自己的定义是随顺贪执的意欲而行,就会沦为它的奴仆。贪执成为上师,你听从并依循它所有的教言,自然永远不会满足、不会快乐。
9.即使一个人什么学问都没有,但如果他的心已解脱了情绪化的思绪,他的心中便会拥有非常深邃的宁静。因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不再把它捧得像婴孩、像珍宝,所以没有寂寞或消沉的问题。
10.像这样放下的人,便开启了成佛之门,也开启了个人及每位有情的安乐之门。
11.要转化每一件事为有利的情境,而能封锁所有的问题,整个关键便在于你依随哪一种心:依随烦恼或佛法、自我或菩提心、贪执或自由的心,一切由你决定!
12.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它众生。尊者常说,珍爱他人是珍爱自己的最佳方式。实际上,我们越为他人奉献自己,自己的安乐就越能迅速、容易地生起。这是安乐的自然发展历程。
13.要得到快乐、要照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没有快乐。无论何时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积善业。业是确定的,善业一定会带来快乐,不仅是现在乐,还有未来多生多世乐。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顾自己、真正爱自己。
◎心的秘密
1.伟大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到: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心的秘密,虽然不想受苦,却往往忙着造苦因,无意义地漂泊生死。 因此要看守自己的心,善加防护。
2.苦乐都肇自于自己的心,不假外求。自心既是乐因,也是苦本。得乐、息苦,都必须在自心之内下功夫。
3.同样的行为,某种想法会使它成为佛法,是乐因;换一种想法,则会成为世俗法、不善,是苦因。整个秘密在于存心。心念使得行为和佛法相应,成为善业、乐因。同样的,心念也能使行为和佛法不相应,成为不善业、苦因。
4.心就像一个小婴孩,需要我们注意与照顾,一会儿的闪失就会为小孩带来危险。心一有危险,就意味着你的生活有了危险。因为你的生活会被无明控制而陷在业力当中,不断轮回下去。
5.无论是最苦的地狱,或是至高无上的成佛之乐,一个人所经历的每件事,苦与乐,完全肇自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因此,行为如不如法,不是依据外表的样子,也不是按照传统看来在修行的行为模式。
6.行为如不如法,在于发心、动机。只有从发心,一个人才能够判断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如法。
7.就如同捏手中的面团般,你必定可以随心所欲地扭转自己的心。你可以这样地修心、转念。
8.没有心,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产生的看法,也都不存在。没有心,就没有佛果、地狱、涅盘、生死、轮回。没有心,什么都不存在。这意思是说,一切都来自心。
9.让我们内心不安、不平、忿恨等等的因素,是因为生活上在刚碰到事情时,我们就为其贴上了负面的卷标,假立名言「糟」,进而相信自己安立的卷标,而最后就看到不好的、负面的、不想要的相,让自己变得不开心、忧郁、气愤,甚至去自杀。男女关系常有这种例子。
10.我们认为由外在而来的安乐,实际上来自我们内在、来自我们自心之中;我们所遇见的问题也一样。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来自外在,每件事都取决于你怎么想。虽然它或许看来像是从你的心之外而来,但那些只是问题生起的助缘。
11.所以不管是什么问题,最初的谬误就在于将自己的心安上负面的卷标。根本的问题就在此我们不把事情看成好的,不会假立名言说:「这不错!」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自己心的造作,看清楚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行为,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伤害?那通常是由自己的烦恼所引发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了悟主体、客体、行为实相的智慧所带来的问题。
13.所以当别人做出伤害我们的行为,其实都只是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里。能体会到这一点,是生活上一切安乐的来源别人伤害到「我」的根本真相,完全在于自己负面的想法。
14.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看看我们对对象生起怎么样的想法贴上的卷标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依据这个看到好的或者坏的相,便确立了对象的好坏,因而产生负面痛苦或正面安乐的觉受。
15.日常生活的一切,就是这样剎那剎那地由自己的念头、自己假立的名言来造作。由此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心。因此,要生活上随时远离痛苦、享有安乐、内心平静,就得多学习贴上正面的卷标。
16.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事业上的挫败、身体上的疾病、人际关系的困扰都要尽可能思惟这些问题的好处,思考它如何利益我们的心。
◎归依发心
1.我们平时唱诵趋皈依、发菩提心的偈颂,包含了佛陀教法的心要。前两句是说:「我趋皈依佛法众中尊,直至圆满证得菩提果。」所谓趋皈依,是指由心深处信任、依止佛、法、僧。
2.因为依托佛陀、达摩、僧伽,你就是一个佛教徒。真正趋皈依佛、法、僧,是学习佛、法、僧的榜样。你心里下定要成佛成法的决心,要让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续生起。
3.皈依最大的利益就是提醒我们不忘方向。我们皈了依,便表示我们已开始修行佛法。
4.趋皈依佛、法、僧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把自己看成较差,始终都不想成佛;第二个是发心要成佛,要让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续生起而趋皈依佛、法、僧。这种方式意义较深,也需要较大的勇气。那都完全看个人的程度。
5.接着生起菩提心。后两句:「惟愿以此布施等功德,成就佛道以饶益众生!」很清楚地说明,修持佛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要为了饶益一切有情而证得佛果。
6.这种态度非常殊胜、高尚,大家都应该以它为目标。有了那么一个菩提心,是所有微妙功德的根本。
7.当你念诵这个偈颂趋皈依佛、法、僧,并生起菩提心,就应该把所造的一切善业都回向,愿一切众生获得利益。这样的话,一切善业都变成为饶益一切有情而证佛果的因,思惟时,内心要产生强烈的感受。
◎一切都由动机决定
1.修行与否,不在于行为的方式:诸如禅修、祈请、诵经,而是决定于行为的缘由、动机。
2.我们每日廿四小时的所有行为,每一项都可以变成成佛的因、解脱的因、来世安乐的因,或投生于三恶趣的因。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发心。你的动机决定那项行为是否变成法行、安乐因,或恶业、苦因。
3.贪着今生的动机,具有干扰内心的负面影响,让心不得安宁。所以,这种动机与行为本身均归类为不善行。它们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为果报是苦。
4.如果一天廿四小时,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为动机,就累积了无量功德。每一项行为都变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乐的因,也是其它每位有情安乐的因。
5.我们的痛苦与安乐都来自我们的行为,而这些业又要看发的是什么心、持的是什么态度。所以,修行要以发心为首。
6.最好的发心是要为众生成佛的念头,接着是想出离生死的念头,最低限度的清净发心,则指追求来生安乐的心。行为必须有其中一个动机,才算佛法,行为的果报才能得安乐。
7.龙树菩萨说过,因贪、瞋、痴所造作的业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它,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来自它;而所有因无贪、无瞋、无痴而造作的行为是善的,人间、天界、净土等善趣的众生则都来自它。
◎为何要修持佛法
1.我们为何要修持佛法?因为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不想遇到苦、难题,反而只想获得安乐。但安乐不是来自外面。安乐的主因(善的种子)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离的心;少欲知足、不贪、不瞋、不痴的心。
2.透过修持佛法这一项单独的行为,数百千万种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灭。
3.我们每日生活中,为了保护自己不遭受痛苦而做的那些日常事务:吃、喝、穿衣、工作,全部都是暂时的方法,没有一样是能够彻底止息苦的究竟方法。
4.几千年来,苦难的增长远大于和平。这清楚地显示,外在的、物质的发展不是究竟的解决问题之道,因为它们并未影响到这些问题的肇因。
5.痛苦的真正原因并非外缘。如果你了解这一点,就了解了佛法的精华。为什么外在的方法无法减少一切苦难及其肇因呢?因为苦难的因不在外缘,而在内心、在每一位众生心中。因此,我们无法藉由跑到地底下或飞到月球上去,来逃避身或心的苦难。
6.佛法,梵文「达磨」,意思是指引或救护我们的心免于痛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内在方法。佛法能完全止息所有身体及心理的苦难,永不复发。这是任何暂时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7.无论你修学佛法多久,你都将永远受益。你的身、语、意将变得更清净,而且永远不会危害你的身心。
8.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保护,保护自己不受生死苦。一个差一点从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绳索来救他。佛法就是不让众生坠入恶趣苦的绳索。个人的善业(佛法)保护他不被真正的苦与苦因所害。
◎出离心
1.为了实证慈悲心,从而能够实证菩提心,你需要实证出离心的前行。出离心是欲解脱自己远离自身轮回的决心,你必须实证轮回的体性根本就是苦。
2.你要了解自己的轮回是一把猛烈燃烧的火,你人在其中,剎那也不想再停留。你必须对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乃至日夜自然生起想要远离的心愿,犹如囚犯日夜想着要被释放。囚犯连一分一秒也不会觉得牢狱有吸引力。这也是你对自身的轮回该有的觉受。
3.你应该觉得轮回的吸引力等同一个响尾蛇坑,一个你完全不想去的地方,而如果你人在其中,也不会想多待一分一秒。这是你对轮回应有的感受。这就是出离心。
4.为了出离你本身的轮回,首先你要觉得超然于此生。只有超然于此生,才能清净地修持佛法。
5.为了证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众生,就要舍离不好的行为,而要造作善业。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恒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断除贪着上去。出离是修善断恶。这样,就有办法根除贪欲。
6.请考察一下禽兽的心。禽兽会想:「我要得到快乐,不要受寒、饥饿。」如果你也只是那样想,就和禽兽无异。因此,你务必要萃取人身精华,切莫贪恋此生。
◎轮回
1.无始轮回以来,直到现在,我们不断地经历轮回苦,连一秒钟都没有中断过。在灭尽业和烦恼,斩断轮回相续之前,我们还会一直受轮回苦。
2.轮回,意思是有漏,漏的意思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有烦恼,就会再度在轮回中转生,从轮回落入轮回,尤其是堕入恶趣,这是烦恼的作用。
3.身心和合的诸蕴,是业和烦恼的染污种子所造成的,本质是苦,成为未来轮回的肇因。轮回是一直转动、循环的现象。诸蕴的轮回,没有开端,无始相续,这是轮回的基本苦。
4.在轮回中,财产、人际关系始终不定,尤其是人际关系,友、敌、陌生人,一直在变化。这是数数不定之苦。
5.在轮回中,没有任何新鲜的享乐,或是新鲜的苦难、问题,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无始以来,所有轮回的一切受用、享乐,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这是不满足之苦。
6.《菩提道次第》中说,累世母亲不可计数,今生获得这个人身,看起来很洁净,我们非常爱惜它。原先它是沿自父亲的精子及母亲的卵、血。再往上推,得自父亲的精子,又是来自父亲的父亲,卵、血也一样,推溯起来,是得自母亲的母亲。不妨把这个身体,观想成马桶或化粪池,装满臭味强烈的粪尿排泄物,里面爬满了虫。这是数数受身之苦。
7.我们无数次获得人身,然后去世。我们得到过的一一人身,所有的骸骨堆积起来的话,会遍满虚空,毫无间隙。这是数数舍身之苦。
8.「崇高,终必堕落;积聚,终必消散;会合,终必别离;生,终必死。」在轮回中,享尽高位,必定堕落。不管积聚多少财富,最后必定是消散殆尽。和亲友等人会合,最后难免要别离。不管喜不喜欢,事情必然这么发生,因为这是轮回的本质。这是数数高下之苦。
9.一个人出生的时候,独自来投生;死时,也孤伶伶地走,没有人会陪伴自己堕地狱,无人会来闻问。不管有几十亿个朋友,到时候一个都带不走。在地狱受苦,没有人会来分担。这是无友伴之苦。
10.不管身处何处,它都是苦的地方;无论有什么愉快的事物,不过是苦的飨宴;无论有什么伴侣,也只不过是苦的伴侣。禅思过轮回的过患之后,应该下结论:轮回的一切,本质是苦,没有什么值得执取,也没有什么好瞋恨。
11.执着自己的身体、环境、财产,没有任何利益。我们最重的病就是不知足。享乐的目的在获得满足,但我们越是跟着欲望跑、追求生死里的快乐,就越不能获得满足,而在轮回里长期受着种种苦。后果只是如此而已。
12.苦是轮回唯一的本质,丝毫不值得执取。因此,务必尽量利用这个人身,为解脱轮回作准备。即使今生达不到解脱轮回、涅盘的境界,起码要尽力修行道次第,尽量预作准备,趋近解脱的境地。
13.问题只是我们看不到过去世,我们不记得。假设能记得所有过去世、所有经历的痛苦,那么一剎那不解脱,就会让你受不了。确实是这样子。没有解脱,你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一剎那都无法忍受还继续留在生死中。
14.所以,在临命终、迈向死亡的时候,任何东西都没有一点点帮助,只有佛法可以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