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汉寿亭侯关羽挂印封金,护卫着甘、糜二夫人离开曹营,过关斩将,进发河北。路经汜水关时,守将卞善欲借镇国寺宴请关羽之机,击笺为号,加害于他。寺僧普净与关羽为蒲州同乡,不忍义友罹难,遂将此凶讯及时告知关羽,方得脱险。关羽走后,普净自知当地难留,便收抬衣钵,云游至玉泉山,辟荒拓野,筑茅而居,这便是玉泉寺最初的雏形。

  普净和尚在此坐禅修道十余载。蜀主刘备为酬谢其救弟之恩,敕令拨款建寺,取名“普净庵”。

  建安十四年(219年),关羽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所害,安葬于普净庵东20余里处(今当阳县城西北关陵庙内)。据说,关羽虽躯身被斩,阴魂却聚结不散,随着一阵轻风悠悠荡荡飘至玉泉山普净庵上空,颤声大呼:“还我头来!”

  这日,普净正在庵中打坐,听上空有阴魂作响,仰面谛视,见云端立一红面长髯的大汉,腿跨赤兔马,手握偃月刀,两侧站着白脸、黑脸二虎将,知是关羽前来,遂对空中喊道:“云长兄安在?”

  关羽驰马乘风而下,落于庵外,叉手询问:“尊师为何人?愿求法号。”

  普净说:“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可忘记哩?”

  关羽见恩公在此,伏头纳拜,道:“向蒙相救,铭记不忘。今关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指点迷津。”

  普净道:“世间是非,何求论断,前因后果,生死轮回。今将军已被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又向谁索头耶?”

  关羽一经点化,天机顿悟,稽首皈归而去。那赤兔马亦受感动,四蹄刨土,掘成大坑,喷出一泓碧澈泉水,飞涛溅沫,急湍奔流。这就是“珍珠泉”,位于今玉泉寺左侧,又名“马跑泉”。泉流附近,竖立着一块明万历年间制作的石望表,上刻“关云长显圣处”。传说,关羽曾多次在玉泉山显圣护民,深受爱戴,人们便以“关公”、“关圣”相称,奉祀他的关帝庙遍及全国各地。

  玉泉寺的正式命名始于隋开皇十二年(582年)。当时,被晋王杨广封为“智者大师”的高僧智顗,自天台山参访此地,暂居普净庵内传法。杨广与智顗私交甚深,便下令在普净庵旧址大兴土木,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名“玉泉寺”,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悬于寺内大雄宝殿上。

  智顗大师在玉泉寺举行盛大法会,为关公父子受菩萨戒,超度忠魂。他还广开佛缘,宣讲《法华经》,传经布道达三年之久。当时,天下僧俗闻风踵至,玉泉寺声名日振。

  唐代被武则天和中宗尊为“国师”的禅宗北派祖师神秀,亦在玉泉寺讲授禅学,圆寂后归葬于此。

 

点我:

相关文章

期望越大要求越高

期望越大要求越高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  祇园精舍的莲花池里,栽种了各种颜色的莲华,靛青如蓝天,雪白如绵絮,澄黄如雏菊,嫣红如桃杏,清香四溢,柔软可爱。  清晨的阳光照在莲华池上,只见池面涟漪,...

私欲遭苦报

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译文:  曾有一人到丈母娘家去,见她在家捣米,就去那儿偷了一把米含在嘴里。妻子来见丈夫,想跟他说话,而他满口含着米,唔唔地不应答,因为在妻子面前怕难为情,不肯吐弃出来,也就不说话了。妻子见他不...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六度集经》卷第五之〈四三〉  昔者菩萨厥名曰睒,常怀普慈润逮众生,悲愍群愚不覩三尊,将其二亲处于山泽。  父母年耆、两目失明,睒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熏乾,地只...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

莫正熹:何东夫人念佛放强光往生西方

莫正熹:何东夫人念佛放强光往生西方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的事实。那时大约是旧历六月十九日,何老太太是一位虔诚的佛徒,香港有一间东莲觉苑,就是她建造的。她每逢观音诞辰,必定请同道们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