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忘我到无我便是禅心的显现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

  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王田医师非常不解的想着:这种开示,怎能袪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南隐禅师微笑的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

  所谓公案就是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赵州无”的话头,王田苦参这“无”字公案,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并不灰心的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他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王田医师经常接触老病死生之人,因此,“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对死亡就起了恐惧,南隐禅师要他好好照顾病患者,就是参禅,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及至到他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

点我:

相关文章

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自己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别人犯了错误你要如何对待?原谅自己的过失而不放过别人的过错吗?这种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的行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并会因为犯错觉得不知所措,...

供养独觉发大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供养独觉发大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  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