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度化父亲

  来源:《佛宝论》

  佛陀在出家前曾对父王许下承诺,成道后将父王救度到彼岸。佛陀成道后在舍卫国受到了广大信众的尊崇,还乡度化释迦族的因缘也逐渐成熟。

  此刻净饭王对释尊的思念也日益迫切。宠臣优陀夷自告奋勇担起了使者的任务,前往迎接释尊。他到舍卫城后看到佛陀与弟子的生活,不禁跟随释尊出家了。出家后的优陀夷没有忘记对净饭王的承诺,随即回去禀复,告知国王释尊不久即将还乡的消息。出家后的优陀夷端严柔和,净饭王见后,也对释尊生起了敬仰,命人打扫王宫,建立了尼枸卢陀林精舍。

  净饭王礼佛

  释尊和僧团回到迦毗罗卫后,住进了尼枸卢陀林精舍。想到太子出家使得国尊威力受损,净饭王还是有些不悦,于是吩咐诸释迦长老,不要去看望、供养。王命难违,释迦族都没人敢去看望释尊。

  第二天,释尊吩咐优陀夷比丘去度化国王。优陀夷比丘以神通从空中来到净饭王面前,说道:“陛下!释尊具有如此功德,请您皈依,供养他吧!”想到释尊曾经的许诺,净饭王心中生起了信心,为释尊准备了斋饭,并邀请诸位长老一起去看望释尊。

  释尊知道父王生性高傲,如果自己徒步前往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人反而可能失去信仰,于是显出四方生火、发光、降水等神通,从一人高的空中走来,左右有帝释梵天随行,后面有撑着盖伞、扇着宝扇的欲界四神,四大天王站在东西两面,双手合十。众神用花雨等供养释尊,歌乐不断,祥云中洒降香雨。

  净饭王遥见释尊相好庄严,晃耀如金山,如星中月,又如日初升照耀大地,悲喜交加,分别十二年,父子终于相见。大众遥望空中放大光明,释尊上升虚空,于光中显现黄金色身,一千余名比丘各个踊身虚空,显现神变。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王种眷属、大小属臣、无量人众,目瞪口呆,叹未曾有。

  优陀夷引净饭王来到佛前。净饭王右膝着地,将饰有宝冠的头髻放在释尊的足下礼拜。众释迦见国王跪拜太子,议论道:“这成什么规矩!”净饭王说:“贤者们,我并不是现在才向太子礼拜,从太子出生到现在,这已经是第四次礼拜了!”

  释尊示现神变后,坐在狮底宝座上,为父王详细讲解缘起的道理。促膝长谈让净饭王非常高兴,但因为天人、众神都来侍奉释尊,净饭王产生了极度的欣慰与自豪而没有得到果位。为了消除净饭王的自豪之心,释尊派目犍连到王宫显示广大的神通,并告知国王,这样的人很多。净饭王这才放下了心中的自豪。

  释尊在帝释天幻化的宝楼里为天神说法的时候,净饭王想要见释尊却被天王挡在宫门之外。释尊于是将宝楼化为水晶,净饭王见到了释尊后,欣喜无比,又陷入了天伦之情。释尊为消除他的烦恼而讲授了《父子合集经》。净饭王与七万释迦种族人,闻佛说法,都获得了无生法忍。

  释尊为父抬棺

  罗睺罗尊者得度后,佛陀俗世的父亲净饭王由于身体衰老,为迦毗罗卫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而重病不起。他对众侍臣说:“人生无常,我身体衰朽,这不算什么痛苦。只是想念身为大众怙主的儿子悉达多以及随他行道而去的其弟难陀、其侄阿难以及孙儿罗睺罗。何时能再见他们一面啊!”老人边说边淌下了眼泪。其弟白饭王说:“我遣信使飞马通报,请世尊前来看望兄长。”净饭王说:“我儿已经成佛,有人溺水,他作舟船,有人得病,他作良医。他日夜关怀众生,如母念子。我想念他,相信他会回来。”

  当时,佛陀正在灵鹫山说法,知父王已到最后时日,通知难陀、阿难和罗睺罗准备启程返乡。佛陀加持三人,如大雁般踊身虚空,顷刻之间,迦毗罗卫城大放光明,城中苦恼百姓抬头喜见释迦牟尼佛自空中而来,无不欢呼惊叹。

  此时净饭王正处弥留之际,听大臣来报,便睁开双眼。看见佛陀高大庄严的身躯无与伦比、光辉耀眼,心中欣慰无限。佛陀轻抚父王身体,净饭王顿时觉得周身轻松安详,他在卧榻上恭敬合十,说:“世尊,现在你的愿望已经实现。虽然我释迦族后继无人,但你功德超迈,早已跨越了国度的限制,遍及三千世界。有你这样的儿子,为父死而无憾。”

  佛陀说:“父王,您一生梵行清净,心垢已除,虽未出家,也能获得了生脱死的成就。您虽拥有无量财富却不贪心;握有至高王权却平等待人。您年事已高,我出家修行,您却以出世智慧理解王子、王孙的出离之心。”净饭王听后非常高兴,环视佛陀、难陀、阿难及罗睺罗,见他们一一法相庄严,心生感慰,微微点头,无有恐惧,双手紧握佛陀的双手在自己胸前,安详去世。

  在葬礼上,老百姓悲哭不绝,释尊亲自抬棺,为父送葬。众人议论:“成就佛果的大圣人亲自送葬了!”一位孩童对他的母亲说:“母亲,要是我孝敬您,将来身上也会发光吗?”释尊对他说:“会,一定会的。”

  净饭王灵柩开始火化,有人悲痛号哭说:“老国王去世,一切都完了。我要跟老国王一起走。”说完,举身便要跳向火堆。释尊拦住他们,说道:“世间一切无常,人命如水泡一样容易幻灭,解脱痛苦的方法唯有修道,方能永离生死,得大安乐。”

  安葬后,释尊还为父王建造了灵塔。

 

点我:

相关文章

文殊菩萨的考验

文殊菩萨的考验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为萨恕擅。这个国王心地善良,怜悯贫穷孤寡之人,经常对人们周济和布施,只要他们有所需求,国王都尽量满足他们,因此国王的善名远扬,超越了国界,而且传到了上天的众神耳中。 文殊菩萨得知人间...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在寺院里,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信徒,尤其是法会节庆,善信络绎不绝,有来上香参拜的,有来参加法会的,当然也有一心来听经闻...

定弘法师: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

定弘法师: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

问:下面一个问题,父母是自己的冤亲债主,也是出家前最大的魔考,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不是不如法?虚云长者、海涛法师,以及我见过很多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就出家的师父,请...

你持戒,很多不好的事就跟你没有缘了

你持戒,很多不好的事就跟你没有缘了

佛教兴盛和息灾免难王青楠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2013年9月9日星期一晚我是王青楠,今天练习说法。近来天灾人祸很多,这一切也可以说是因为不信因果的人太多,所以问题才变...

南怀瑾:人真可怜,为谁辛苦​为谁忙

南怀瑾:人真可怜,为谁辛苦​为谁忙

不要把这个假的身心当成真我,把它看得牢牢的。想想看!我们一生时间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在为这个躯体而忙。它需要睡觉,躺在床上,人生已去了一大半。它会饿,吃三餐饭,可有得...

施多福大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钵,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刻准备许多甘美的饮食出来供养。可是经过二、三次以后,佛陀再度到火与家中托钵,火与顿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