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德量恢宏之王旦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王旦 宋朝人,字子明,自幼沉静好学,其父王祐曾说:「此子将来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时中举进士,起初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传说常闹怪物,不得安宁,王旦将到任前一夜,看守官听到群鬼在大声呼叫说:「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于是怪物从此绝迹。

宋真宗时王旦累升知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凡事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不与计较,军国大事都参与决策,常为国家荐引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那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诅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卢某惊醒,汗流全身,经过几天就去世了。

薛奎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后说:「听宰相的话,可见他时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验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投入尘灰,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说:「偶尔不想吃肉。」其后连饭也将它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作出不义之事呢!」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嘱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真宗临丧哀恸。追赠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报父母恩咒--未知

报父母恩咒--未知

报父母恩咒 一、报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南 无 密 栗 多, 哆 婆 曳, 莎 诃。 二、报父母恩咒介绍 报父母咒的经典出...

大庄严经论--马鸣菩萨

大庄严经论--马鸣菩萨

大庄严经论 马鸣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卷第一   前礼最胜尊  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  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  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  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 ...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第十六回 拜明智居士  兴城参明智居士时  仰视空中诸宝如雨  财法众会悉皆满足  生福德藏无屈饶行  这时,善财童子得到无尽庄严福德藏解脱光明之后,渐渐向南而行,抵达大兴城,周遍寻求明智居士...

离众修行

离众修行

  昔日,佛陀在罗阅只国的灵鹫山中,为天人、国王及大臣宣说微妙法意。众人中,有一位比丘的个性非常刚强勇猛,佛陀观察其因缘后,便派他至有鬼神的山谷中修行。佛陀教导他於树下打坐,修数息观,藉着观察气息...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那先比丘经卷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够化除。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当知,过去有一位非常丑恶凶暴的鬼,来到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