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位),封潞国公。

  文彦博一生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名闻四夷,当时世人都尊称他为贤相。平居待人接物,谦和卑逊,敬重德行,爱好行善,唯恐不及。

  当文彦博留守洛阳时,与富弼、司马光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十二人,于富弼府第,置酒赋诗,筑堂绘像,宾主相乐,号为洛阳耆英会,时人称叹为盛事。

  彦博信奉佛法,皈依佛门,晚年退休,向道更加勇猛,精修净土,专念阿弥陀佛,期生净土,早晚行坐,不曾懈怠,常发愿云:「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每见一切人,便劝以念佛,与净严法师于京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誓愿广结十万人缘,同生净土,一时士大夫,受感化念佛者甚多。如如居士有颂赞说:

  「知公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到了九十二岁临命终时,安然念佛而化。

  哲宗赐谥号「忠烈」。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布施如播种

布施如播种

  舍卫城有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八万余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的印象坏极了。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 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 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

佛说一切皆会舍离

佛说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

文殊师利发愿经--佛陀跋陀罗

文殊师利发愿经--佛陀跋陀罗

文殊师利发愿经原文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身口意清净 除灭诸垢秽 一心恭敬礼 十方三世佛   普贤愿力故 悉睹见诸佛 一一如来所 一切刹尘礼   于一微尘中 见一...

般若无尽藏真言--佚名

般若无尽藏真言--佚名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真言注音: nāmóbóqiéfádì,bōlìrě,bōluómìduōyì。 d...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