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 三、布施品 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变为赞巴嘎大龙,深具信心、善心,每月初八、十四两天都会守持清净长净戒(八关斋戒)。它自己身体非常庞大,就以此庞大身躯来到人间以利众生享用。当时人间正流行饥荒,牧童等众人看到这条巨龙后就开始割食其肉,而赞巴嘎则心甘情愿依此种方式让众生得以满足。

  释迦牟尼佛成为善义王子时,国中有一大臣名罗睺罗,挑起叛变、发动军队向王子进攻。善义于是自己撤离王宫,与父母等人逃亡在外。路上,一家人渐渐将口粮用尽,善义就将自己身体布施与父母食用,使其从危险旷野中得以解脱。此等公案载于《报恩经》中。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花朵王子,相好庄严、财富广积。当时国人普遍得一浮肿怪病,他便将自己骨髓抽取出来用以治疗。

  佛经中说,世尊在因地时曾将眼目、鲜血、身肉一次次布施与众生,其为获无上菩提而行之布施真可谓无量无边。若大海水可衡量,山王微尘亦可穷尽,而世尊仅在因地时布施眼睛等物之数量就已无法数清。

  《冈波请问经》中云:释迦牟尼佛以前在因地时曾变为一人,有次在旷野中被一猛兽吞食。他在临死时这样想到:这些猛兽已食无量众生躯体,但仍不知餍足,实为可怜可悲!他当时就发愿道:“愿我死后能转生为具庞大身躯之旁生,使猛兽食我肉后都能得到满足。”以此愿力,于其死后确实转生为一庞然大物,并以自身血肉而令所有凶猛动物均得满足。

  释迦牟尼佛如是以成千上万种身体利益无量无数众生,使其愿望得以满足。世尊为菩萨时,以血肉满饥渴众生所愿,千百万年中也宣说不尽此等公案。因此,诸多佛经中所讲述的佛陀在因地广行布施之善举,如若广宣,无论如何也宣说不尽,故而此处只能略述大概。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58)五百罗汉——愿力成熟证罗汉果

《百业经》:(58)五百罗汉——愿力成熟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你知道吗?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你知道吗?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唐湘清居士撰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诸葛护担任元真太守的官职,因病在任所去世,当时他的家眷没有跟在一起,还在故乡扬都,只有一个十九岁的长子元崇,陪著灵柩归乡。可是诸葛护的学生何法增,为了觊觎他的财...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我老家湖北偏僻山区里有一位念佛人,现在已经过世了,下面我讲讲他的故事。  说起这位念佛人,他是我的邻居,我还小的时候,经常听到他躺在椅子上念我听不懂的佛经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就觉得好玩,说到...

江慎修:放生善报第二章【放生愈疾】11.水族报恩顾伟东

江慎修:放生善报第二章【放生愈疾】11.水族报恩顾伟东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1.水族报恩顾伟东  顾伟东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