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忏悔后,要永不再犯
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
忏悔是给犯戒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无,心忘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如果屡忏屡犯,当做儿戏,那又有何用?不郑重其事,把忏悔不当一回事,以为在两序大众前说一说,罪业就没有了,这是痴人妄想,根本没有那样的简单。
一经过忏悔,要发誓愿: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以后绝不再犯,这才能消了罪业。这一点要搞清楚。
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
忏悔是给犯戒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无,心忘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如果屡忏屡犯,当做儿戏,那又有何用?不郑重其事,把忏悔不当一回事,以为在两序大众前说一说,罪业就没有了,这是痴人妄想,根本没有那样的简单。
一经过忏悔,要发誓愿: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以后绝不再犯,这才能消了罪业。这一点要搞清楚。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做一个最听话的弟子。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怎么做,不是我们...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办呢?那么千经万论共指,往圣前贤做榜样的告诉我们,法界当中,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是我们,不仅是人道的凡夫,乃至是九法界众生的...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会以慈悲回馈自己。因此,面对名利、财色的争夺时,难免担心自己会吃亏。 对别人慈悲,从眼前来看...
还有人有疑问,说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们能不能临时跟他开导跟他助念让他往生呢?请问大家说是能还是不能呢?我们全体同志们都说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导。 我们先说明是能还是不能。如果能就...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慈悲,讲述十方诸佛建立净土的更为奇妙的方法。这就是靠自力成就净土,度化众生的境界不是我当下的境界。 斯义弘深...
佛陀的二十二相 1、牛王眼相: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 2、八梵音相:恒以软语,实语教化众生。 3、无见顶相: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 4、白毫光相:不诳一切诸众生故。 5、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