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着感恩的心

  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到处去拜师参学,他什么都学,从穿衣开始学,乃至成为一位很好的裁缝师;饮食方面,他也成为很好的厨师,还有其他的技艺,别人不会的他也都会了,但是他仍然不知足、不快乐。

  于是他又立志要游学于天下,去探究百工技艺。因此,他离开舍卫国到处去参学。

  他看到有人在做弓箭,虽然看来很简单,但制作的人手艺非常精巧优美,三两下就能把它弯成一把弓,而且每一支成品的尺寸大小都一样,他看了觉得这样的手艺自己也应该学会,有朝一日若有人来侵犯,自己也好有个防备。

  他很用心地学,没多久不但学得很精巧,而且手艺与师傅一样精美,于是就离开该处。

  接着他看到有人在雕刻,一块木材可以雕上栩栩如生的龙凤,他觉得这也是很好的手艺,于是又潜心学习,过了一段时日,他已学会一手雕刻的好手艺。

  学成之后他又离开了,半路上看到有人在造船,他觉得自己陆上的谋生技能,大都已经学会了,因此,他又拜师学造船,过了一段时间,造船的技术也学会了,前前后后总共游历了十六个国家,饱学了各项技艺。

  回到舍卫国后,他生起贡高我慢之心,自认天下的百工技艺他已无所不能,所以他就贴出告示邀人来比赛,想藉此展现专长。

  佛陀知道了就来到这位年轻人的住处,年轻人远远看到佛陀和几位弟子到来,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看过各式各样的人,连国王也见过了,可是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庄严法相的人,尤其是服装和圆顶的样子,心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他很好奇地走向佛陀,看到佛陀的庄严法相,内心很自然就被摄住了,不由自主地合掌走向佛陀并问:

  请问您从何处来?不知您是什么身分?从事何种行业?

  佛陀回答:普天之下,靠竹林的地方,弓箭业自然兴盛;靠林区的地方,雕刻业繁荣;近海之地,则造船业兴旺。而我所从事的是,调心、调身的工艺。

  年轻人听了更觉得稀奇,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却不曾听过有什么调心、调身的工艺!要从何调起呢?他请问佛陀:调心、调身有几种方法呢?

  佛陀说:比如:五戒、十善、六度、四谛或者是四禅、三解脱,这些都是调心调身的功夫。

  年轻人听了,不知道五戒十善是什么?四谛六度又是什么?何谓四禅三解脱?他样样很好奇。

  佛陀就很慈祥地说:天下的米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也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一定要互相帮助,时时抱着感恩、回馈众生之心;若能时时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你的心自然能够具足五戒十善,然后深入四谛的道理,力行菩萨六度,广结善缘,发挥佛菩萨大慈大悲的心,利益众生。

  年轻人听了,心境豁然明朗清净,那种境界真美,于是向佛陀请求皈依、出家。

  这位弟子很精进,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说道,天下的事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世间的米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天地万物,若能如此,每一个人的心时时都是好心,时时都是欢喜心,面对外境的一切都变化,都能进退得宜,而想有美好的人生。

 

点我:

相关文章

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早上一定要到佛陀面前顶礼,从来没有懈怠、懒惰。有一次,她请佛陀到家里受供,佛陀知道她的来意,故意问道:「你设斋供佛,想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女居...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当时,阿难尊者与多耆奢,着衣持钵,进入城内乞食。在街道的巷弄中,多耆奢看见一位极为端庄美丽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走出妙光城,一路南行,便正念思惟着大光王的教诲。于是生出欢喜心、凈信...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34.永...

为脱罪业僧璨求法慧可妙法点醒三祖

为脱罪业僧璨求法慧可妙法点醒三祖

  由于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禁佛、道二教,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禅宗二祖慧可来到江淮之地。这里奇绝的高山为他的藏身提供了最好的场所,于是,慧可往来于司空山和天柱山以及太湖之间。而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