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弟子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坚定的信心,谨慎遵循因果,并且精进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会堕落。”故弟子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97)给孤独——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有一婆罗门生活特别贫困,家里有妻儿仆从等许过多人。他想:我应该靠一个富贵的人,生活才好过。他四处寻找,后来,听说给孤独施主很慈悲又乐于布施,认为施主肯定会发心照顾他的。便如影随形时时刻刻都跟着给孤独施主。一天,施主疑惑不解地问:“婆罗门,你为何天天跟着我?”他说:“施主,我现在生活很困难,很想得到您的照顾。”施主听了便答应照顾他。

  一次,他们一起去了祗陀园。本来给孤独施主习惯性的天天与五百眷属一起清扫祗陀园。施主因另有事情,就将打扫的任务托付给这婆罗门,婆罗门乐意地答应了,开始打扫卫生。时世尊观其根基很好能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便作了加持,使他所扫之地灰尘越扫越多,天黑了还没打扫完,他只好在祗陀园留宿。世尊告阿难尊者:“阿难,你今晚一定要和施主一起过夜。”又告诉诸比丘:“本来我的弟子是不开许随便显示神通和神变的,但今晚我特殊开许你们可以显示各自的神通和神变给婆罗门看。”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与婆罗门一起过夜。诸比丘各自显现神通神变,婆罗门看了觉得非常稀有,问:“尊者,我们所看见的稀有事情到底是什么?”尊者说:“是世尊的弟子们在显现神变。”婆罗门心想:世尊的弟子都有如此稀有的神变,那么世尊肯定有更不了不起的神变。时世尊又发世间心而想:如果前夜四大天王能来,中夜帝释天能来,后夜梵天能来,就很好。念毕,果真他们都来了。婆罗门也现量地见到了这些天人,又问:“尊者,这些天人来这作什么?”尊者说:“这些天人是来拜见世尊的。”婆罗门又想:如果天人也来朝拜,那说明获证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很有意义,我很想能证得佛位,不过,想证得佛果必须积累广大的资粮,广行布施,发无上的菩提愿。次日,他去佛前作礼后返回舍卫城。途中遇上了给孤独施主及五百眷属,施主问他昨晚怎么没有回来?他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夜间的见闻给施主详细说明,并说:“我已发无上正等觉的愿,但苦于无财富供养和广行布施,不知如何是好?”施主赞叹道:“善哉!善哉!你发如是殊胜的大愿,我可以满足你所需要的财物。”在给孤独施主的帮助下,他发心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的那天,他对世尊及僧众一一作了最上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众生,号曰无忧愁如来。”

 

点我:

相关文章

小树苗的故事

小树苗的故事

  在波罗奈城,人们纷纷传讲着“柠孛树苗”的故事。  一天,菩萨转生的修行者进城乞求施舍。他一路行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王宫门口。  这时,国王正站在王宫中凭窗眺望,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中,国王发现修行者...

海涛法师:母牛的布施

海涛法师:母牛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  「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阿难回答说:「佛陀身体...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 著牟子理惑论  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生于苍梧郡广信县(...

怀让禅师的故事

怀让禅师的故事

  唐代高僧南岳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最著名的三大弟子之一,陕西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俗姓杜。怀让十岁时,就喜读佛经。怀让十五岁时,在荆州玉泉寺出家了。有一天,他叹息道:“出家人行无为法,天上人...

《百业经》:(16)第三辆马车──供佛鲜花得佛授记

《百业经》:(16)第三辆马车──供佛鲜花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钵到城中化缘,途中正巧与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同路,这位婆罗门见到世尊心想:大清早出门便遇见比丘乞食,很不吉祥。...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  《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