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辱恶人的果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迦毗皤窣堵城中时,提婆达多因杀害莲花色比丘尼,被萨迦国王驱逐出境。无处可去的提婆达多,决定到迦毗皤窣堵城。

  到了之后,他又琢磨:“我现在没有能力杀释迦比丘,也没有能力证得佛果,不如回到悉达多太子的王宫去,跟那些王妃搞好关系,再设法篡夺王位。”

  他作着这样的美梦,于是就派人跟耶输陀罗、耶惟檀等说:“释迦比丘说自己远离贪心,可是又娶了这么多的王妃。若没有贪欲心,就不应该娶妃子,这种作法真的很不如法。如果您们对提婆达多有信心的话,可以跟他商量,他很想做国王的。”

  听后,两位王妃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一起商量对策:“如果直接拒绝,对提婆达多应该没有什么教训的作用。不如让他来王宫,我们再当众羞辱他吧!”

  于是,她们派人告诉提婆达多:“我们很乐意让你来宫中,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提婆达多听了欣喜若狂,立刻赶赴宫中。当时宫中仍有悉达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地想坐法座,但诸天认为提婆达多无法无天,便以神变把法座隐藏起来,提婆达多只好自讨没趣地离开。

  这时,耶惟檀王妃已带着所有王妃坐在宫门前的台阶上,准备接待提婆达多。当她见到提婆达多得意忘形地走来,内心觉得好笑,就走向前,假装殷勤地说:“欢迎您的到来。”

  提婆达多合掌,对王妃们寒暄几句客套话。突然间,耶惟檀王妃上前,狠狠地捏住他的双手,他使劲地抽也抽不出来,就这样被王妃捏得流出血来;提婆达多惨叫一声,还没来得及反应,紧接着王妃又将他摔倒在地,狠狠地踢他,其它王妃一拥而上,以各种东西砸他,有的用牛粪打,有的用油烫,把提婆达多打得是遍体鳞伤,狼狈不堪。

  提婆达多逃回他的眷属果嘎勒嘎的居处,果嘎勒嘎看到提婆达多,便揶揄他说:“今天你运气不错吧!去王宫与王妃一起享乐。”让提婆达多十分尴尬。

  比丘们得知此事后,告诉世尊:“世尊!今天耶惟檀王妃等当众羞辱提婆达多。”

  世尊说:“耶惟檀夫人不仅是今天羞辱他,过去世也曾羞辱过他。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与距离不远的不德哈拉城的自在部国王,因为一些嫌隙,双方战争,死伤很多人。

  有一天,梵施国王与大臣们谈论一些关于女人的事情。梵施国王问大臣们:‘哪些女人长得最漂亮?’

  大臣们各自抒发意见,其中一人告诉国王:‘他们所见的美女都比不上自在部王妃,她的貌美不是其它女人比得上。’

  梵施国王听了,生起极大的贪欲心,心想:‘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到自在部王妃,但要得到她,得先平息两国战争才行,以后再找机会。’于是他就设法与自在部国王和解,两国终于得到了短暂的和平。

  过了一段时间,他派信使告诉自在部王妃:‘我愿意放下身段商讨有关两国和解事宜,其实是因为你的缘故。能否赏个机会,我俩面谈如何?’

  自在部王妃将这件事悄悄地告诉自在部国王,并说:‘如果您同意,我想当众羞辱他。’

  国王同意了,王妃接着宽慰国王:‘请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您不要过于计较啊!’

  于是,自在部王妃派信使告诉梵施国王:‘臣妾明白国王您的意思,但碍于自在部国王,若您真有诚意的话,最好先杀掉他,才方便我俩行事。’

  梵施国王得信后,觉得这种证明诚意的方式很容易,于是立刻派了四大军队攻打自在部国,两国关系因而更加恶化了。

  这天早上,整个布德哈拉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自在部国王手下的一些人也被杀害了。王妃见状,就派人对梵施国王说:‘你杀下面的人有什么用呢?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我吗?现在城中一团乱,王宫里只剩我一个人,你随便穿件破旧的衣服混进宫来见我吧!’

  梵施国王信以为真,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件破烂衫换上,溜进王宫。

  ‘救命啊!自在部王、王子、大臣、商主们,梵施国王偷闯我的寝宫,想对我非礼啊!’自在部王妃看到梵施国王,却突然抓住他的手,高声叫喊。

  自在部国王连忙赶来,佯作勃然大怒地说:‘你身为国王却闯进我的王宫,还对王妃非礼,实在不如法,应当处你死刑才对!’

  自在部王妃说:‘杀了他也没多大意义,不如当众羞辱他,让他记取教训。’

  于是,王妃上去狠狠地踢他,其它人则用东西打他,或用油烫他,梵施国王被打得半死不活,又羞又惭地逃离了自在部王的王宫。

  比丘们,当时的自在部国王就是现在的我,王妃就是现在的耶惟檀王妃,而梵施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未知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未知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始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行迎佛。遥见世尊心中踊跃。极大欢喜止车下步。罢却左右傍...

增慧陀罗尼经--施护

增慧陀罗尼经--施护

增慧陀罗尼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大慧菩萨住须弥山顶。尔时诸天子等来诣菩萨。恭敬围绕而为听法。时有菩萨名童子相。合掌恭敬白大慧菩萨。唯愿慈悲为我等...

两位沙弥,生死自在两次往生的典范

两位沙弥,生死自在两次往生的典范

  隋 两位沙弥  汶州(今四川茂县)有两位沙弥,不知道是什么来历的人,同一志向专心念佛。经过了五年,年长的一位沙弥先往生,到了极乐净土,见到阿弥陀佛,跟佛说:‘有一个小沙弥,和我一起修行净土法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九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九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九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魔愁品第六十二(丹云同学品)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见。无诸忆想分别毕竟离故。世尊。是众生闻是般若波罗蜜...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编者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九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苦圣谛若常若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