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清净心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一位贫穷的农夫住在城郊祇陀园附近。农夫每天都是一大早准备好种田的工具,起来到田地里干活。每到中午,因为田地离家有一段距离,因此他的妻子便把午饭送到田里,两人一起吃。

  他们经常见到佛陀及僧众们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来回的情景。每次农夫看到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并赞叹不已:“不可思议!佛陀是这么庄严,僧众是这么多,个个威仪具足!”

  有一次,农夫夫妇互相说:“我们今生这么贫穷,前世肯定没造什么善业,若再不供养布施,来世我们会更可怜,怎么办好呢?”

  想了想,农夫对妻子说:“贤妻,我们家中有没有可以作为布施供养的物品呢?”

  妻子说:“家里没有什么供品,但供养不在于多少,只要以清净心,即使对世尊作个小小的供养,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今世与来世不再这么穷,我们应该好好地供养世尊。”农夫高兴地赞同这个提议。于是,妻子就回去准备家中最精美的饮食,预备明天早上供养世尊。

  夫妇俩第二天早上将准备好的供品拿到田里去,在那儿恭候佛陀前来应供。

  这时,世尊观察到教化农夫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前来化缘。

  农夫夫妇看见世尊远远地走来,马上高兴地跑去迎请世尊,并祈求:“世尊能不能接受我们的供养呢?”世尊默许,他们随即请世尊入座,亲手供养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为他们传法,就回祇陀园了。

  夫妇俩接着就在田里发愿:“以供养世尊的善根,希望我们从今以后不再受贫穷之苦,并希望我们的田地庄稼全变成黄金。”

  刚发完愿,其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与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竟使得农夫的田地庄稼真的全变成了黄金。夫妻两人看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反而不知该怎么办。

  此时,贤慧的妻子对农夫说:“田地变成黄金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征求萨迦国王的允许,否则,我们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黄金。你先去王宫禀告国王,并献给国王一块黄金,这样比较好。”于是,农夫到王宫中,告诉国王有关田地变黄金的事。

  起初,国王不太相信,在农夫的建议下,勉强派了一个人去勘察,但国王派去的人,只看到普通的田地,怎么瞧也看不到黄金,就回去禀告国王。

  “国王陛下,请您亲自看一下,我们的田地真的变成黄金了。”农夫又祈求说。

  国王想了想,就问农夫:“你是造了很大福报呢?还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呢?”

  农夫回答:“我是遇到很殊胜的福田。”国王才觉得可信,就随农夫到田里。

  国王亲自到田里观察,土地变黄金果然是真的。农夫马上献给国王一块,国王仔细地看了看,觉得很稀奇,就问农夫:“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你得到这样的福报?”

  “是中午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后才得到的。”农夫照实回答。

  萨迦国王听后,告诉农夫:“不必担心,这是你们自己供养发愿的功德力,所得到的福报,你们可以享用。不过,我希望你能广行供养与布施,这个很重要!”

  农夫心想:“国王所说的,颇有道理。现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来的,我应该报佛恩上供下施。”

  于是,农夫在三个月中,以饮食及许多物品供养佛陀及比丘僧,世尊也为他说法。闻法后,农夫以智能摧毁萨迦耶见,证得了预流果位。后来,他在世尊前出家,守持清净的比丘戒,勇猛精进,最后,摧毁三界烦恼,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农夫的田地变成黄金?又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他能在佛前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呢?希望世尊为我们开示,我们都想知道。”

  世尊告诉他们:“这是他前世和今世两种因缘所成。过去生的因缘是,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他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大后出家,临死前他发了一个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希望在释迦佛的教法下我未来能令佛欢喜,出家证得阿罗汉果。’现在,由于他往昔的愿力已经成熟的缘故,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

  现在的因缘则是,他作农夫时,每次见到我内心就充满无限喜悦,并以清净心供养我。以他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以及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变成黄金。”

 

点我:

相关文章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金山活佛--活佛治病度人(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不计走到那里,除了显示他的随身法宝那一句「谁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还有一套替人治病的本领,可是,他并不挂医师牌子,也不标榜他会治病,只是有缘遇...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妻子私通。奸事未毕,丈夫从外面回来,随即察觉了,便停在门外,准备候他出来之际,一下杀了他。妇人便对他说:「我丈夫已察觉了,再没有别的出处好走,只有摩尼才可以出得去。...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3

  大师本来不喜欢眷属,所以没有出家徒弟。但是渴仰亲近他,反复承他训诲,深沾法益,在家二众,不可胜数。那出家的伴侣,除了与谛老法师最相契合的莲友外,另有久承摄受,饱餐法乳,却仍然以莲友相待的,过去...

海涛法师:蜜蜂的教诲

海涛法师:蜜蜂的教诲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佛教故事:龙女试弥勒

佛教故事:龙女试弥勒

  弥勒成佛之前,是大财主家的少爷。从小长得白白胖胖的,整天笑哈哈,心肠又特别好,总是把家里的财物施舍给穷人。到后来,万贯家财被送得精光,最后连身上的衣裳也施舍掉了,只穿着一条裤子。可是他一勿悔二...

什么是真正的居士?

什么是真正的居士?

  什么是真正的居士?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