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经过弥勒楼阁的证悟,须臾之间,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门国苏摩那城。城门高大无比。善财立于城门,思维文殊师利童子。忽然一只巨手按在善财头顶上,善财顿然感到遍身清凉,心地舒畅无比,听到文殊师利童子的声音:“善男子,不要因为有了智慧,有了神通,有了技艺的一小点资粮,就心满意足,不求上进了。不求上进就要退后。赶快去求普贤菩萨的大行法。”

  说话声完,手没有了。善财学到这些都是因为文殊师利的指导,几年的劳累奔波。又听到了文殊师利的声音,感到恩师重逢,分外亲切,当然听从,再从寻找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没有说地方。到那儿去找普贤菩萨呢?善财两眼凝视着高大的城门。看着看着,那城门就变成一个庄严的菩萨,坐莲花宝座。宝座在白象背上。白象鼻头高卷。威武慈祥。菩萨头戴天冠,身披缨络,光芒四射,善财急忙倒身下拜。

  菩萨伸出右手摸善财头顶,说道:“善男子,你跋涉千山万水,参拜善知识者,虽然学得众多知识,现在还是功未圆而果未隧。目的还是如何将这些用到行动上,这比参拜善知识者还要难啊!”

  菩萨收回右手,身上方大光明,善财也在其毛孔之中。一毛孔之中又现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又现出菩萨化度众生,舍自己的头目髓脑而救众生,与众生快乐。善财逐一看去。

  一个青年双目失明,上有老父老母无人供养,全家悲啼。医生诊断,有不嗔人眼可救之。菩萨挖出左眼与医生合药,青年双目复明。

  一军士追逐一人,取其首级献长官,免杀身之祸。被追者乃忠义之士,满门皆诛,唯一字未诛,即被诛者。菩萨隐其被诛者,以自首级付军士回衙交差。

  一猎人追赶母鹿,母鹿大肚将临产,菩萨隐蔽其鹿。猎人怒而戳菩萨,菩萨舍去生命。

  两军交阵,杀喊连天,无数生命倒下,菩萨化为金刚巨人于其中,劝其息兵,和睦相处,众军感动,放下兵器。其将军怒甚,箭射金刚,金刚来不及提防,当即丧命。

  一老者于林中跏趺正坐,修练禅功。一王者带领众军几宫娥彩女游猎,彩女见老者静坐,众结围观,王者误以为老者戏弄彩女,怒割其耳,断去臂,老者不嗔不怒,端然正坐,王者感动,敬佩其坚忍,向老者悔过。老者并不责怪,其耳臂复生。

  一块宝地,忽遭天旱,粮食遭毁,群民饥饿。菩萨时为长者,尽舍家中粮食财帛布施饥民,自己饥饿,奄奄一息。

  如此种种舍己利人之事,无量无边,善财看不尽,念不完。自己身临其境,也在做这些事,手忙脚乱的动起来。

  菩萨见善财如此虔诚,当为佛子,入如来家,快到成熟的时候了,说道:“功德不是自己的,是一切众生的,没有众生,就没有功德。说完又把善财引到另外一毛孔中,看到善财过去劫中,不求正果,放纵情欲,作诸恶业,造无量罪,落入地狱饿鬼受无量苦。恶业报满复生人中,无衣无食,受诸苦恼。看着自己不孝父母,不尊师长,遭恶道报,看见自己在天堂享乐,不思爱惜生命财物,天福享尽复堕畜生。这一幕幕,一幅幅,震动心弦,感动得痛哭流啼。

  菩萨见此,已引发善财宿慧,又对他道:“善男子,既知过咎,必须忏悔,不忏悔三业就不清净,不能生大悲心。没有大悲心,不会有众生度尽方证普吐的菩萨行。你还要学观世音菩萨大悲心,才能悲智双运。”正说到此,西方祥光灿烂,一菩萨带众弟子驾祥云而来。这菩萨瑞像庄严,头戴佛冠,身披缨络,手执净瓶杨枝,脚踏莲花而来。

  东方祥光灿烂,一菩萨率众童子,骑青狮驾祥云而来,善财一见,是指导自己参拜善知识者,第一次拜见的文殊师利童子,好不欢喜,倒身下拜。文殊师利即忙扶起,说道:“善男子,现在你不需要拜我,要拜观音菩萨,她才是你现在的依止师,她是以大悲为怀,闻声救苦。你发的愿也是净化有情,造福人间,你就是她的好助手了。”

  观世音菩萨道:“我也不推诿,甘当此任。不过他是文殊菩萨化度,理应随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道:“都是登地菩萨,还有什么相可执?不过为了广大佛子在度众生的途径中,还得有个依靠的准绳才行。”

  观世音菩萨对普贤菩萨道:“你是大行的典范,这个准绳给你拟为妙。”

  普贤菩萨道:“我也不客气,我的弟子都是这样执行的。”又说道: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道:“这个十法怎么解释呢?”

  普贤菩萨到:“礼敬诸佛者,就是十方世界恒河沙佛都要礼敬。称赞如来者,如来功德,最胜、最堪称赞。广修供养者,一切上妙好香花普皆供养给一切佛菩萨罗汉以致于众生都要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胜。忏悔业障者,自念过去由身口意三业所起的业障都于众前忏悔。随喜功德者,凡财物以致头目脑髓,皆随喜于佛菩萨及一切众生。请转**者,凡十方世界所有妙法,皆转与一切众生共同修证。请佛住世者,为诸世间一切众生得度而劝请佛住世化度。常随佛学者,为度众生苦,而随佛学。恒顺众生者,凡众生一切疾苦,皆以离苦而随顺之。普皆回向者,凡所有之一切功德,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善财听完普贤菩萨的解说。法眼顿开,回忆自己几年的参拜,颂道:

  百十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

  堂堂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

  沙劫智慧方满目,微尘行愿正圆时。

  佛功德海重宣说,愁见波涛转沙弥。

  文殊师利道:“善财善根深厚,道行高超,既在众善知识引导下,已了悟真常,入如来家,现该发挥他的智慧,弘扬正法,普度众生,满足他造福人间的大愿。我已成就他五十三个善知识者的参拜。谁来成就他弘法大愿?”

  普贤菩萨道:“我已成就他十大愿行,这是我能办到的。救度苦恼众生的行,就靠观世音菩萨成就了。”

  观世音菩萨想善财童子已拜五十三位善知识者成正果,道:“我的大愿,是以大悲为怀,将娑婆世界的有缘众生,渡到极乐彼岸,正需要一个好帮手,就让他随我去吧。”

  观世音菩萨驾着祥云,善财随后,去作闻声救苦的大事。文殊普贤也各回原处。他们走后,石上还留下一首颂偈:

  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

  木童能抚掌,石女解烹茶。

  云散天边月,春来树上花。

  善财参遍处,黑豆未生芽。

  善财童子为造福人间,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参拜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者,了悟真常,已成正果,随从观世音菩萨去作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大事。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爱埋怨,表现出不高兴心态的人,往往是因为贪、嗔、痴、慢、疑很严重

嘎玛仁波切:爱埋怨,表现出不高兴心态的人,往往是因为贪、嗔、痴、慢、疑很严重

  恶业的形成,有些是通过身体造作的。比如:杀生。杀害的对象大到像人或其他大动物,小到蚊子、蟑螂这些小动物;其实,将水煮沸杀菌,也是杀生;你走在路上,不小心踩死很多小生命,也是杀生。每个人都会造这...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余铭生居士,浙江定海县人。家里从事农耕工作,生性单纯朴实,不知什么是佛法。其子余鼎镛,年轻即信奉佛法,一九四一年前往上海,皈依圆瑛法师,专心听闻开示,深信净土为修行的捷径。于是倡办佛教居士林,...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一日,云居道膺禅师座下有僧在寮房内念经,恰好道膺禅师从窗外经过。  道膺禅师便隔着窗户问那僧:“阇黎念者是甚么经?”  那僧回答道:“《维摩经》。”  道膺禅师道:“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编者按:你有过因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经历吗?你曾经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阴暗的心情所笼罩?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看完这则出自《杂譬喻经》的故事你会明白,珍惜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不是红孩儿。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