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智度论

  有一六通罗汉。随一沙弥于后。负衣鉢囊。沙弥心中自念云。吾当勤求佛果。罗汉即取衣鉢囊自负。使其前行。少顷。沙弥又念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早自解脱。罗汉复以囊置其肩上。令其在后。如是再三。沙弥曰。和尚老悖。何故使吾忽后忽前。罗汉曰。吾非老悖。汝前发心求佛。是菩萨中人。位在吾上。自当负囊随汝。汝又忽慕声闻。无复度人之念。位在吾下。自当负囊随我。沙弥大惊。遂坚意勤求佛果。

  《白话解》

  发心即胜二乘

  (摘自《智度论》)

  有一位已得六通的罗汉,身后跟随一个小沙弥,背着衣钵袋子。沙弥心中想道:「我应当勤求佛果。」罗汉知道他的想法,就取走衣钵袋子背到自己身上,让他走在前面。过了一会儿,沙弥又想:「佛道遥远渺茫,不如求声闻果,自己早得解脱。」罗汉就把衣钵袋子又放到他的肩上,叫他走在后面。这样反覆多次。沙弥说:「和尚您老糊涂了,为什么让我忽然走在前面,忽然走在后面?」罗汉说:「我没有老糊涂啊!你开头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位在我上,自然应当让我背袋子,让你走在前面。但你又忽然羡慕声闻,没有度人的念头了,位在我下,自然就应当让你背袋子,走在我后面。」沙弥大惊,就下定决心勤求佛果。

  〔按〕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惊喜。以为吾今已得天人之师。夫但言发心。则未尝修证可知。然已胜罗汉者。以其有愿必遂也。譬如初生太子。虽在襁褓之中。然耄年公卿。亦当恭敬礼拜。

  按:《白话解》

  《优婆塞戒经》说:「如果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欢喜,以为我们今天已经获得了天人之师。」这里只说发心,就知道还没有修证。但是,他已经胜过罗汉了,因为有愿必成。譬如初生太子,虽然还在摇篮中,但是白发老臣,也应当恭敬礼拜。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盘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难说:“不要这么说,阿难!为什么呢?因...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乐,阿难的故事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乐,阿难的故事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来听到佛陀讲经说法,一时感动就相邀一起出家,加入佛陀的僧团。  可是,他们在僧团生活...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1.云驰代龙被啄  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

欲成大事,就千万不要和烂事纠缠

欲成大事,就千万不要和烂事纠缠

  有一年,我和老板在珠海过关去澳门的时候,被一个乞丐扯住了。乞丐身强力壮,一副不给钱不让你走的样子。那个时候我23岁,年轻气盛,顿时非常气愤,和他倔住了。我当时的态度是:你这是抢钱还是乞讨?你还这么...

布施教训:下人代国王布施,福报竟然比国王还大!

布施教训:下人代国王布施,福报竟然比国王还大!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王相应品蜱肆经第十四  白话翻译:  前文讲述“蜱肆王”不信有前世后世,不信因果,不信善恶报应。后来经过与尊者鸠摩罗迦叶辩论,才认识到自己的邪见,感叹佛法的精深,对尊者...

善良的到来,永远不会太迟

善良的到来,永远不会太迟

  空无一人的村子,有一个截指狂魔,叫央掘摩罗。  一次,佛陀托钵路经一个村庄,但整个村庄几乎空无一人。原来,村庄附近出现了一个截指狂魔,叫央掘摩罗,凡是见过他的人,没有一个能回来。  村民惊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