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智度论

  有一六通罗汉。随一沙弥于后。负衣鉢囊。沙弥心中自念云。吾当勤求佛果。罗汉即取衣鉢囊自负。使其前行。少顷。沙弥又念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早自解脱。罗汉复以囊置其肩上。令其在后。如是再三。沙弥曰。和尚老悖。何故使吾忽后忽前。罗汉曰。吾非老悖。汝前发心求佛。是菩萨中人。位在吾上。自当负囊随汝。汝又忽慕声闻。无复度人之念。位在吾下。自当负囊随我。沙弥大惊。遂坚意勤求佛果。

  《白话解》

  发心即胜二乘

  (摘自《智度论》)

  有一位已得六通的罗汉,身后跟随一个小沙弥,背着衣钵袋子。沙弥心中想道:「我应当勤求佛果。」罗汉知道他的想法,就取走衣钵袋子背到自己身上,让他走在前面。过了一会儿,沙弥又想:「佛道遥远渺茫,不如求声闻果,自己早得解脱。」罗汉就把衣钵袋子又放到他的肩上,叫他走在后面。这样反覆多次。沙弥说:「和尚您老糊涂了,为什么让我忽然走在前面,忽然走在后面?」罗汉说:「我没有老糊涂啊!你开头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位在我上,自然应当让我背袋子,让你走在前面。但你又忽然羡慕声闻,没有度人的念头了,位在我下,自然就应当让你背袋子,走在我后面。」沙弥大惊,就下定决心勤求佛果。

  〔按〕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惊喜。以为吾今已得天人之师。夫但言发心。则未尝修证可知。然已胜罗汉者。以其有愿必遂也。譬如初生太子。虽在襁褓之中。然耄年公卿。亦当恭敬礼拜。

  按:《白话解》

  《优婆塞戒经》说:「如果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欢喜,以为我们今天已经获得了天人之师。」这里只说发心,就知道还没有修证。但是,他已经胜过罗汉了,因为有愿必成。譬如初生太子,虽然还在摇篮中,但是白发老臣,也应当恭敬礼拜。

 

点我:

相关文章

金蝉子为何投胎转世原来是为拯救整个佛教,这么多年却鲜为人知

金蝉子为何投胎转世原来是为拯救整个佛教,这么多年却鲜为人知

  我们都知道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的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  正所谓树大招风,唐僧一路上那叫一个惨啊,着实让人同情的不要不要的。  可是这唐僧为什么要投胎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上课...

不要试图战胜身体的痛苦 重要的是战胜心中的痛苦

不要试图战胜身体的痛苦 重要的是战胜心中的痛苦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的一处山中,脚被飞来的碎石片刺伤流血,引起生理上极大的疼痛。但佛陀心中持续保持正知正念,默默地承受身体的痛苦,不起烦恼。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恒河下游北岸的跋...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牠自己在想,明天就是月...

宝珠从哪来

宝珠从哪来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不当国王装哑跛9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不当国王装哑跛91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1.不当国王装哑跛  八、禅定品  91.不当国王装哑跛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势力强...

释道英的故事

释道英的故事

  河东有一位出家人,名叫释道英,少年时候就参禅修行,以修养心性为主,不重视外在的威仪。但对经律中深奥的义理,只要一接触就能理解;远近的出家众,都争相向道英法师请教释疑。道英常对他们说:「你们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