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4天前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谈采余》《感应汇编》诸书。有一点要说明:战国之时佛教虽未传入中国,不过因果轮回之理,不分中印,万世不易。若有人认为佛教未传入中国,因果轮回就不存在,则是不懂佛教、不明因果。

战国时代,秦国大将白起善于用兵,得昭襄王重用,先后攻取七十余城,因功封"武安君"。白起与赵国大将赵括在长平交战,假作败退,而用奇袭方式击败赵军,断绝赵军粮食补给,赵国四十万大军溃败之下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俘虏仍有作乱可能,就下令将四十万俘虏统统活埋。其后,秦赵再度交锋,秦国战败,秦王准备重新起用白起,白起托病抗命,秦王震怒,免除白起封位,并赐他一把剑,白起愤愤不平:"我犯什么罪恶冒犯天威?"沉吟片刻,又说:"长平一战,我一次杀死赵国降兵四十万,罪该万死!"说毕,举剑自杀。

《历史感应统纪》编者对白起之事作评论:"自古杀降,无有不身婴诛戮者,况杀人至四十余万之众耶!反躬自问曰'是足以死',岂知万死不足蔽辜乎!"白起一次杀死俘虏四十余万,最后自己被迫自杀,死后在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辗转轮回,受无量苦:

一、饿鬼道。据《高僧传》记载:唐朝道英法师咸亨年中住在京兆法海寺时,寺主慧简法师早晨曾看见两个人,走路凭空而不着地,忽然进入道英法师院中隐没,才知是两个鬼。据道英法师说,那两个鬼是秦庄襄王派来的使者,因为秦王在饿鬼道忍饥挨饿已经很久,请求施食,并有从者三百多人一同前来求食。道英法师答应秦王要求,到第二天,备好饭菜,作法施食,秦王果然带领一批侍从同来进食,对道英法师说:"弟子生前罪恶太重,堕落饿鬼道中,已八十年未进饮食。"又指着在座饿鬼说:"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因生前杀人太多,一同在饿鬼道受苦。"

二、畜生道。《群谈采余》记载:"吴山三茅观一次在大雷中击毙一条白蜈蚣,那蜈蚣有一尺多长,背上尚有'白起'二字。"《感应汇编》记载:"潘从先友人阮君看见屠夫宰杀一只猪,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

三、地狱道。据《夷坚志》记载:"江南民女陈氏,从来没读过书,十七岁那年害重病,临死前忽然对人说:'我是战国时秦国大将军白起,生前曾杀人数十万,在地狱中受到无量痛苦,最近才投生来做人,然而还只能世世投生为女子,寿命也不会超过二十岁,现在我要死了,也是命该如此。'说完这一番话,闭目长逝。"

以上各种记载可以说明,白起死后曾在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中辗转轮回,受到无量痛苦;并且在三恶道受苦期满以后,转世投生为人,还只能世世作短命女子。杀人所受恶报如此惨烈,可不畏哉!可不慎哉!

我们讲述这些因果故事,并非教人不能为将统军,而是说明为将之人千万不可滥杀无辜。比如宋朝曹彬、元朝耶律楚材,他们也是带兵大将,因为重视民命而不滥杀,所以受到善报,在"善报类"中有记载,而白起则因为滥杀俘虏,而受到三恶道苦报,善恶后果不同,可为强烈对比。

点我:

相关文章

毁谤圣者堕地狱

毁谤圣者堕地狱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神鸟下世

神鸟下世

九九年七月份后,我一直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来头,也曾一度悟错了法,认为只要完成自己认为的救度众生的数量就行了。我按照自己认为的想法计算,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二十个人的任务就行了。在二零零八年夏天,我做了这样...

佛教故事: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教故事: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平日为人乐善好施,并虔诚信仰佛教,自己更发愿:每年腊八(十二月初八)当天,一定要诚心、竭尽所能布施财物来供养佛陀及众比丘,甚至往后世世代代的子...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一回拜妙德圆满神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一回拜妙德圆满神

  参妙德园满神将  普现十方一切佛  得一切处受生门  证善果妙慧境界  岚毗尼园是降生佛的地方,那里的守园神名妙德圆满。他从无量劫来,都是守降生佛的园地。他最早是在悦乐劫的时候,有自在功德幢佛...

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南朝时代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书上记载其身世不详。齐梁间,隐于湖北江陵百里洲,过着与苦行的出家人一样的生活。年岁大的人说他们小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

《百业经》:(5)春乾摩比丘尼──两世驼背等流果报

《百业经》:(5)春乾摩比丘尼──两世驼背等流果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5)春乾摩比丘尼──两世驼背 等流果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大比丘尼⑴(Bhikkhuni),名曰春乾摩,她有众多眷属和尼众经堂。所居附近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