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

4天前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谈采余》《感应汇编》诸书。有一点要说明:战国之时佛教虽未传入中国,不过因果轮回之理,不分中印,万世不易。若有人认为佛教未传入中国,因果轮回就不存在,则是不懂佛教、不明因果。

战国时代,秦国大将白起善于用兵,得昭襄王重用,先后攻取七十余城,因功封"武安君"。白起与赵国大将赵括在长平交战,假作败退,而用奇袭方式击败赵军,断绝赵军粮食补给,赵国四十万大军溃败之下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俘虏仍有作乱可能,就下令将四十万俘虏统统活埋。其后,秦赵再度交锋,秦国战败,秦王准备重新起用白起,白起托病抗命,秦王震怒,免除白起封位,并赐他一把剑,白起愤愤不平:"我犯什么罪恶冒犯天威?"沉吟片刻,又说:"长平一战,我一次杀死赵国降兵四十万,罪该万死!"说毕,举剑自杀。

《历史感应统纪》编者对白起之事作评论:"自古杀降,无有不身婴诛戮者,况杀人至四十余万之众耶!反躬自问曰'是足以死',岂知万死不足蔽辜乎!"白起一次杀死俘虏四十余万,最后自己被迫自杀,死后在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辗转轮回,受无量苦:

一、饿鬼道。据《高僧传》记载:唐朝道英法师咸亨年中住在京兆法海寺时,寺主慧简法师早晨曾看见两个人,走路凭空而不着地,忽然进入道英法师院中隐没,才知是两个鬼。据道英法师说,那两个鬼是秦庄襄王派来的使者,因为秦王在饿鬼道忍饥挨饿已经很久,请求施食,并有从者三百多人一同前来求食。道英法师答应秦王要求,到第二天,备好饭菜,作法施食,秦王果然带领一批侍从同来进食,对道英法师说:"弟子生前罪恶太重,堕落饿鬼道中,已八十年未进饮食。"又指着在座饿鬼说:"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因生前杀人太多,一同在饿鬼道受苦。"

二、畜生道。《群谈采余》记载:"吴山三茅观一次在大雷中击毙一条白蜈蚣,那蜈蚣有一尺多长,背上尚有'白起'二字。"《感应汇编》记载:"潘从先友人阮君看见屠夫宰杀一只猪,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

三、地狱道。据《夷坚志》记载:"江南民女陈氏,从来没读过书,十七岁那年害重病,临死前忽然对人说:'我是战国时秦国大将军白起,生前曾杀人数十万,在地狱中受到无量痛苦,最近才投生来做人,然而还只能世世投生为女子,寿命也不会超过二十岁,现在我要死了,也是命该如此。'说完这一番话,闭目长逝。"

以上各种记载可以说明,白起死后曾在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中辗转轮回,受到无量痛苦;并且在三恶道受苦期满以后,转世投生为人,还只能世世作短命女子。杀人所受恶报如此惨烈,可不畏哉!可不慎哉!

我们讲述这些因果故事,并非教人不能为将统军,而是说明为将之人千万不可滥杀无辜。比如宋朝曹彬、元朝耶律楚材,他们也是带兵大将,因为重视民命而不滥杀,所以受到善报,在"善报类"中有记载,而白起则因为滥杀俘虏,而受到三恶道苦报,善恶后果不同,可为强烈对比。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种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体物全爱张从善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4、体物全爱张从善  张从善年十五,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

比丘煮草成牛骨

比丘煮草成牛骨

  比丘煮草成牛骨  从前有一个比丘,已经证得阿那含果。有一天,他在山上煮草用以将袈裟染成坏色。这时,刚好有一个丢失牛了的人到处寻牛而不得,他见到山上有烟火,便前往查探。当他走近后,发现比丘的锅里...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 经律异相  佛世有一聚落。恣行邪见。不从佛教。乃遣目连往。则倾心向化。佛言。此辈与目连有缘。往劫目连为樵夫。见山中无数聚蜂。飞来欲螫。因戒曰。汝等皆有佛性。莫兴毒害。吾若成道当度汝等...

劝人归依三宝,得何种福报?

劝人归依三宝,得何种福报?

  时,阿那邠祁长者白世尊言:“若使有人出物雇人使事佛者,其福云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长者,乃致斯问,天、人得安,乃能问如来斯义。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说。”时长者从佛受教。  当时,须达...

世间这四种修行人最可贵你是哪一种?

世间这四种修行人最可贵你是哪一种?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之福田。是哪四种修行人呢?就是持信、奉法、身证、见道这四种修行人。  什么是持信人呢?如果有发心向道的修行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