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陀就是这样出家为僧他的经历绝无仅有

  一天,佛陀到迦毗罗卫国城中去化缘,走到了弟弟难陀的家门前。

  难陀听说佛祖来了,忙起身前去迎接。他的妇人在后面喊道:“你出去看看,赶快回来!”

  难陀答应了一声,旋即走出家门,只见佛祖和他的弟子手持乞钵站在门外。难陀俯身在地,吻佛脚,然后向佛问安。他从佛祖手中接过乞钵,转身回屋盛了满满一钵食物,拿出来递给佛祖。佛祖没有接。难陀又把它递给站在佛身后的弟子。弟子也不接,只是说:“你从谁手中拿走的钵,就该还给他。”

  佛祖一言不发,转身往回走。难陀无奈,只好捧着满钵的食物,跟着佛祖回到佛所。

  佛祖见难陀来到佛所,便让剃发师给他剃发。难陀不肯,生气地举起拳头对剃发师说道:“迦毗罗卫国这么多人,你都要给他们剃发吗?”

  佛祖见难陀不肯落发出家,便问道:“该剃发之人,为何不剃?”

  难陀回答说:“我不想出家,所以不剃。”

  佛祖来到难陀身边,难陀心中害怕,只好让剃发师把头发剪掉了。

  难陀虽然落发出家,但常常思念家中的妇人,总是想回家中去,只是因为佛祖总是和他在一起,他一直找不到逃回家去的机会。

  一天,佛祖带领众弟子出去,留难陀一人在家中守房,难陀心中暗暗高兴,心想:只要佛祖他们一离开,我就可以回家了。

  佛祖进城之后,下了一个意念:难陀要是想回家,就让他把瓶都装满水后再走。难陀起身去装水,他装满一瓶放在地上,又去装第二瓶。谁知第二瓶刚装满,第一瓶就倒了,水流了一地。他如此反复了多次,每次都是这样。难陀心想:这水无法装满,让比丘们回来自己装吧。

  难陀把瓶子放回屋中,便想赶快回家。他出来后想把门关上,刚关上这一扇,那一扇就开了;关上那一扇,这一扇又开了,怎么也不能把门关上。难陀心想:这门看来是关不上了,不管它。我还是赶紧走吧,晚了佛祖他们回来,我该走不脱了。

  难陀刚走了几步,他又想:佛祖他们回来时一定走大道,我就从小路回家吧,免得路上碰上他们。难陀的这些想法,全被佛知道了,佛祖便从小路上走了回来。难陀走着走着,远远地看到佛祖走过来,赶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树神见了,就把树抬到了半空中,难陀无处藏身,只好站在空地上。

  佛祖看见难陀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把他领回了精舍。佛问难陀:“你想念自己的夫人了吧?”

  难陀答道:“是的。”

  佛祖马上带着难陀来到了阿难波山上,问他道:“你的夫人长得端正吗?”

  难陀回答说:“端正。”

  这时,山上下来一只又老又瞎的猕猴,佛祖又问:“你的夫人和这只老猕猴比谁好看?”

  难陀听佛祖这样说,心中很是不快,心想:佛祖怎么能把我的夫人和这只老猕猴相比呢?

  佛祖带着难陀来到忉利天上,只见空中有无数楼阁。楼阁中许多天子天女们在尽情地享乐。他们往前走着,只见在一座宫殿中,只有五百天女,却没有天子。

  难陀觉得奇怪,就问佛道:“这座宫殿中为什么没有天子呢?”

  佛祖让难陀自己去问天女。天女听到难陀的问话,微微一笑回答说:“你该去问问阎浮提内佛祖的弟弟难陀,他如果能够出家修行,死后就升在此宫中居住,成为天子。”

  难陀一听,连忙说:“那就是我呀!”说完,便想留在天宫中住下来。

  天女笑着说:“我们是天女,你是凡人。神仙和凡人是不同的。你暂且回到人间,虔心修行,等到在人间的寿命终了,你就可以住在这里了。”

  难陀看着这些美貌的天女,再想想自己的妇人真像那只山中的老猕猴。难陀把自己见到和听到的都对佛说了。佛带他回到阎浮提精舍后,从此不再思家,一心想升入天堂。

  佛祖又把难陀带到地狱中,只见那里大大小小的汤锅中全都煮着人,只有一只大锅停在半空中,里面的水已开了,不时冒着水花,难陀心中奇怪,便问狱卒:“所有的锅中煮着有罪的人,为什么这个锅空着悬在半空中了。”

  狱卒告诉他:“阎浮提内有一个如来的弟子,名叫难陀,如果他虔心修行,功德圆满可以升天,如果他心不诚半途而废,则要堕入地狱,这口锅就是为他准备的。”

  难陀听了又惊又怕。他生怕狱卒知道他就是难陀而把他留下,连忙念道:“南无佛陀,南无佛陀,请您赶快带我回到阎浮提。”

  回到阎浮提后,佛祖问难陀:“你今后能勤加持戒,修行你的天福吗?”

  难陀回答说:“现在我只希望不要堕入地狱。”于是,佛便为他说法,七天后难陀修成罗汉果。

 

点我:

相关文章

病中的他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

病中的他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弥勒佛的传奇故事

弥勒佛的传奇故事

  弥勒佛传奇  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僧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8、救蚁延年一沙弥  昔有高僧入定,一沙弥至七日当死。因遣之归省父母,谕以八日再来。沙弥归,至八日复来。僧异之,复入定观之,见沙弥于归路中,见...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2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2

  往生杂流第五  清吴生  吴生,杭州人,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清朝顺治初年,大兵围城,父母失散,吴被掠走,送到张将官标下服役,当时才十三岁。自己感叹:“我本是儒家子,如今下贱到如此,必是宿业。”...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往生女人第四  元念佛婆  念佛婆,不清楚他的姓氏。元朝至顺庚午年,浙西连年闹饥荒,杭州城中,饿死的人相互堆积,官府命令街坊小吏派人抬尸体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有一婆子,二十天不腐烂,每天都在...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