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为妻谋猴肝失挚友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尼为了实践远大的志业而舍家、修行学道,归命三宝。

  既归命三宝,应当以佛为父,以法为母,以诸比丘众为兄弟;既是为求道法才成为沙门,理应遵守修道人应该具备的道德、行为,去除贪瞋痴三毒垢染,奉侍佛、法及比丘僧,慈悲一切众生,行四等心,方可得度彼岸。怎么反而心怀恶念,谤佛、谤尊长,轻慢毁谤僧众?未曾见闻如此之事,实在是令人疑怪。

  佛听到这番对话,于是询问比丘们:诸位比丘在议论什么?众比丘具实向佛禀白方才所议论之事。

  这时,佛告诉诸比丘:这位暴志比丘尼,不是只有今世毁谤如来,在每一世的轮回转生处,都是如此。

  我忆及过去无数劫时,有一猕猴王,住在树林里,以食野果、饮泉水为生,他悲愍一切蜎飞蠕动及人类,发广大心愿欲度化一切众生,使能解脱烦恼,至于无为。当时猕猴王与一只鳖为知己之交,彼此相敬如至亲,从不闹别扭。鳖经常到猕猴的住处,一起饮食、交谈,谈论正确的义理。

  鳖的妻子见丈夫经常外出不在家,怀疑丈夫在外有淫荡之事,于是盘问:你为何经常外出,去得如此殷勤?是否在外做放逸无道之事?

  鳖回答:我与猕猴结为如至亲般的情谊,猕猴聪明有智慧,又通晓义理,我每次外出都是去造访猕猴,共同讨论经法,聊一些快乐的事,未做放逸无道之事。

  鳖妇不信,认为事实必定不是如夫所讲述,心起瞋恼,怨怪:必是猕猴诱惑我夫,才使我夫经常往来其住处。我应当设法杀除猕猴,这样我夫才不会再经常外出。

  于是鳖妇假装生病,卧床不起。她的丈夫在家精心照护她,用各种医药为她疗治,不敢有所疏忽,但病情都没有好转。鳖妇告诉其夫:你何必这么劳神劳力照料我,浪费医药?我病得很重,只有得到与你关系甚亲的那个猕猴的肝,才能活命。

  鳖回答:猕猴是我如至亲般的好友,猕猴有智慧,且通达义理,我们彼此寄身托命,相信彼此,怎么能要我去取他的肝来救你的命?鳖妇说:你我今生结为夫妇,夫妻共同一体,你不设法救妻子,反而一心为猕猴着想,实在是不合乎情理。

  鳖被妻子逼得没办法,只得去到猕猴处,跟猕猴说:我经常来到你的居所打扰,你从来没有屈驾到我家,今日相请你到我家小食。猕猴回答:我住陆地,你居水中,如何能去你家?鳖回答:由我背负你,或是用你想要的方式也可以。于是猕猴接受鳖的邀请。

  当鳖背负着猕猴行到中途,鳖告诉猕猴:你想知道我请你到我家真正的原因吗?实在是我妇病重,需要取你的肝服食,以除病活命。猕猴一听,立刻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肝挂在树上,没有带在身边。于是催促鳖赶紧跟他一起回去取肝,然后再一起去鳖家。

  猕猴一返回住处,立刻爬上树,在树上欢喜跳跃。鳖问道:你应当拿着你的肝,赶紧跟我回家,怎么反而爬到树上欢喜地跳跃,你这是为何缘故?

  猕猴告诉鳖:天底下最愚蠢者,莫过于你!怎么有可能将在身体内的肝挂在树上?你我相处如同至亲好友,互相寄身托命,如今你却图谋欲危害我命,从今以后,你我不要再相往来了。

  佛告诉众比丘:当时的鳖妇就是今世的暴志比丘尼;而当时的鳖就是调达,猕猴王则是我的前身。大众听闻佛所开示的过去久远宿因,都欢喜闻道。

典故摘自:《生经卷一佛说鳖猕猴经第十》

  省思:

  公案中,猕猴以智慧救了自己一命;鳖因为无知,又听信其妻不合理的要求,而失去有智慧、通达义理的挚友。

  佛曾开示: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亲友间理应互相关爱与扶持,但遇事需有智慧判断,或适当劝导,不能因为亲情而做出不道德、损人又不利己之事。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3、和气四瑞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3、和气四瑞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驽钝,其他的弟子便请示佛陀:世尊,什么因缘使周利槃陀伽生而为人,却心性愚钝?佛告诉诸比丘: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所造作的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接着便为比丘们开示周利...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如今二三十岁的人,学习一下无常观非常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很多 人最执著的就是感情,假如感情上出现了变故,自己就会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无常之理,即使没得到或者失去...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和上开示--   甚么是智慧? 智慧不是只是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我很有能力,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人很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