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的二十六刀

  唐湘清居士撰

  清代安徽商人程伯鳞,久居江苏扬州,信奉观音大士极虔诚。乙酉年的夏天,乱兵经过扬州城,程君祈祷大士垂救,梦见慈悲的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全家十七人,十六人都能免难,只有你一人,在数难逃。’程君一觉醒来,想起梦中观音菩萨的话,深知难逃厄运,颇为惶恐,乃又诚诚恳恳的向菩萨祈祷。第二天夜间又梦见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前生杀了王麻子二十六刀,今生必须偿还。你应该吩咐家中其他十六人都避居东厢,自己独自一人在中堂等候,以免连累家人。’程君对于梦中观音菩萨的话,深信不疑。过了五天,果然有一乱兵到程家去,程君很客气的迎接说:‘你就是王麻子吗?我前生欠你二十六刀,现须偿还,请你把我杀了吧!’那乱兵听了很惊奇的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呢?’程君把梦中的事一一详告,乱兵听了,叹道:‘你前世杀我二十六刀,以致我今世报你。如果我现在杀你,那么来世你又要报我,这样怨怨相报,何时可了?倒不如就此罢休。’说毕,就把刀背砍了程君二十六下,就宽恕了案。

  以上一件事,是清代唐宜之居士亲见其人而记载的。并说明记载此事的意义有三点:一、宿业成熟,不易逃脱。二、菩萨大慈大悲,能挽回定业。三、目前的遭遇,都是往因造成,应欢喜领受,不当怨尤。(取材自观音灵感录)

  湘清按:所谓在数难逃的‘数’,在佛学上说,就是‘定业’的意义。可是在数既难逃,而菩萨又能挽回定业,是否矛盾呢?要说明此中并无矛盾之理,可从世法上的法律来譬喻,前世做了恶事而在数难逃,与世法上作恶难逃法律制裁的道理是一样的。但一念向善而求佛忏悔,足以挽回定业,也与犯法者一念悔过自首,而获‘免刑’‘减刑’的道理一样。像本篇程君前生造了杀业,今生本难逃被杀的恶报,但因诚心悔过而皈敬观音菩萨,因而仅被刀背砍了二十六下而轻轻了事,这不仅证明观音菩萨的灵感,尤足以说明因果的昭彰。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鹿野苑大势部国王。当时国中百姓各个财富圆满,国土谷稼丰收。大势...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  《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

阿弥陀佛亲口说

阿弥陀佛亲口说

  释惠镜,宋朝山东淄州人。在蓝田悟真寺出家,平日念佛,欣慕西方净土。平时吃些简单的素食,修习种种的苦行。他生来手巧,自己雕塑了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像各一尊,惟妙惟肖,每日虔诚地供养礼拜。  到...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三眼国参善见比丘  颈文三道园光由旬  卍字胸标金轮掌现  顺机顺法无念无照  得菩萨随顺灯法门  因而证得欢喜行住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声游行,抵达三眼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大都生三只眼睛,故...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有一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当时聚集了一千两百五十位弟子、一万多个菩萨和各天界的无数圣贤众神,大家听闻佛法都心生欢喜。  说法到一半,佛陀突然问阿难:「你有见过年老长寿,而且具有福相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