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过于强烈反而会失去更多


有些人将优质的财物贮存起来,而使用下劣的财物,妄想以后再使用优质的财物,但这些人往往没等到使用优质的财物,就遇到违缘而死去,这方面也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去打猎,他放出毒箭射中了一头大象,大象在临死前也杀死了猎人。不久,有五百个盗贼来到此处,他们看到了大象的尸体,因为当时正值饥荒年间,这五百人立即进行分工,一半人煮大象肉,另一半人去提水。这些盗贼还有些赃物要分,因此煮肉的那些人心怀鬼胎地想:我们把该吃的象肉吃了,在剩下的肉里下毒药,如果提水的人死了,我们就能拥有所有的财物。商议之后他们就这样做了。提水的人也生起同样的恶念,首先他们喝饱水,在剩下的水中下了毒药。最后五百个人全部命绝身亡。

  此时,一只饥饿的老狐狸来到这里,它看见所有的尸体,生起强烈的贪心,将这些尸体据为己有。因为吝啬者的本性是将好的贮存起来而使用不好的,老狐狸心想:我现在拥有了大批食物,这些应当逐渐来吃。想到这里,它首先准备吃弓背上的皮革,于是将弓背放在嘴里一拽,结果弓弦断了,弓背触进它的上腭,老狐狸一命呜呼了。一位天人看到后说:“积累尚情可,不应过分蓄,且看因贪积,愚狐死弓下。”

  

贪欲者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汉地流传着一个“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一次他上山砍柴,在山上见到一条冻得发僵的小蛇。农民动了恻隐之心,便把小蛇带回家中喂养,等到蛇的身体恢复以后,他又把蛇送到山上。后来,这条蛇长成了一条大蛇,它生活在一个山洞里,洞口长了一棵珍贵的灵芝。许多人都想得到这棵灵芝,但因为有这条大蛇在守护,谁都不敢去采。后来这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贴出一道黄榜,说谁能献上这棵灵芝就有重赏。那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去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为了报答农民的相救之恩,便把灵芝给了他。农民把灵芝献给皇帝,得到了大批金银财宝,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害了眼病,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睛才能治好这种病,皇帝又想到了这个农民,就让他去挖大蛇的眼珠,并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个农民有了钱又想当官,就又来找大蛇,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想到从前的恩情,还是忍痛给了他一只眼珠。皇后服用蛇眼配的药后,果然眼睛好了,农民也就当上了宰相。当了宰相后,他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后来他害怕死后会丢下万贯家产,于是便想长生不老。他听说吃了龙蛇的心能长生不老,于是就又到山上去找大蛇,要求大蛇把心给他。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终于生气了,就张开口要他到肚子里去挖,这个人真的去挖,结果被大蛇吞到肚子里了。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还有一个王婆酿酒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妇人叫王婆,她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喝酒,喝了上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没跟道士要。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一直也没给钱,就给你挖一口井作补偿吧。”说完,院子里就出现了一口井,井中打上来的都是美酒。从此,王婆不用酿酒,只要舀酒卖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道士又来了,他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是很好,可惜喂猪的酒糟却没了。”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看看这些故事中的人,当他们的贪心过于强烈时,不但不会如愿以偿,反而会失去已经拥有的财富。如果想拥有财富,与其向外驰求,不如向内积累福德。无有福德者不可能拥有财富,即使偶尔得到一些财富,很快就会以种种因缘耗尽,而以福德力所感召的财富是坚固的,可以自在地享用。
  《毗奈耶经》中说:“若人不作福,常受于苦报,若能修福者,今世后世乐。”这是一种无欺的因果规律,谁能依此行持,今生来世都会快乐,即使今生没有现前果报,来世也一定会现前;如果不作福,今生不会快乐,来世也会遭受痛苦。大家应该对这个道理生起诚信,为了今生来世的安乐,要去努力修积福德。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你知道吗?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你知道吗?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

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早上一定要到佛陀面前顶礼,从来没有懈怠、懒惰。有一次,她请佛陀到家里受供,佛陀知道她的来意,故意问道:「你设斋供佛,想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女居...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  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

面对死亡的时刻佛教五大高僧是这样做的!

面对死亡的时刻佛教五大高僧是这样做的!

  “生命里所出现的事情中,哪件最让您感到惊奇?”古今贤哲回答:“这件事就是,人虽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世,却从没想到自己也会死去。”  虚云老和尚  虚云大师由于病重而越来越虚弱,有人敦促他看医生...

徒弟都厉害,师父更厉害

徒弟都厉害,师父更厉害

智过于师,方堪传授   一日师对寺院四众开示道:   谁是寺院接班人?我根本不会看你跟我多长时间,是不是我养大的,我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你的德行具足不具足,你慧根、根器如何,你的悲心、愿力如何...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