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法句--未知

《华严经》法句   1.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2.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4.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5.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6.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7.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8.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9.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10.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11.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12.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13.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14.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15.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16.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   17.恒以深净心,供养于诸佛。   18.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19.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20.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21.立志如大山,积德若深海。   《华严经》法句--二   1.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2.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   3.于法得自在,以道化群生。   4.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5.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6.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7.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   8.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9.知身从缘起,究竟无所著。   10.不住诸相,永断分别   11.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12.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13.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14.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15.若无我相,则无增减。   16.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   17.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18.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19.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喜。   20.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21.远离一切虚妄想着,如是究竟到于彼岸。   《华严经》法句--三   1.不生染着,永断世间贪爱烦恼,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2.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   3.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4.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   5.分别取向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6.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7.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8.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9.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10.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   11.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12.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13.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14.入佛种性,到于彼岸。   《经典》法句--四   1.善自护念,广度有情。--《六祖坛经》   2.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坛经》   3.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坛经》   4.菩萨于一切有情,起同体大悲。--《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   5.心如平地,离于高下。--《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   6.无为无染常解脱。--《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   7.心缘定静。--《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8.专习闲静。--《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9.既离见闻,则为法性。--《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10.入平等观,无怨亲想;   常以爱眼,视诸众生。--《梁皇宝忏》菩萨回向法   11.知一切法空,于诸怨亲同以善化。--《梁皇宝忏》解冤释结   12.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大乘妙法莲华经》叙品   13.愿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占察善恶业报经》   14.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佛说四十二章经》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菩萨藏经--婆罗

菩萨藏经--婆罗

菩萨藏经 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万二千菩萨。是时长老舍利弗承佛神力。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礼佛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

百业经 寂静者--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寂静者--堪布索达吉

寂静者 ——俱宿命通 断散乱行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商主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娶妻后共享着天伦之乐。不久,一个最后有者来投胎,他的妻子怀孕了。夫妇二人也经常供养自己最有信心的阿那...

南华真经.庄子--庄子

南华真经.庄子--庄子

内 篇 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水陆法会--佚名

水陆法会--佚名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 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

观音义疏--智者

观音义疏--智者

观音义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灌顶记 观音义疏卷上   此文既别出大部。有人亦作三段分文。谓初问去为序。佛答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复有云经家序者为序。无尽意白佛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今师有时亦作三段。...

卷六 四国--唐玄奘

卷六 四国--唐玄奘

卷六 四国   ○室罗伐悉底国   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都城荒颓,疆埸无纪。宫城故基周二十余里,虽多荒圮,尚有居人。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伽蓝数百,圮坏良多,僧徒寡少,学正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