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竺法护

  佛说盂兰盆经原文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梵网经菩萨戒本--鸠摩罗什

梵网经菩萨戒本--鸠摩罗什

  梵网经菩萨戒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五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   第四世一十七人。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   洪州泐潭宝峰和尚。   吉州性空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歙州茂...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江慎修居士选录》47 无钱植福裘兆麟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47.无钱植福裘兆麟  唐天宝中,裘兆麟四十无子,虔祷于神。一夕梦语曰:汝本...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日常法师   是自己啊!实际上,在观察这个力量,当我们真正的体验到了,这个有支的力量以后,我们就发现下一生,固然是这个力量啊,引导你去。就是我们眼前的任何一件事情啊,...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施护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施护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宋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睹史天宫。与大菩萨众并诸眷属及诸天众梵...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   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