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闲适--洪应明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昴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裀;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1-10回)--未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1-10回)--未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1--53回)   赞曰   迤逦山西岩下求金刚宝石月轮秋   善财童子叮咛语却问观音哪路修   一切众生离怖畏百千异类等调柔   闻思修入三摩地犬吠鸡鸣卒未休   在佛教寺庙中...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未知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未知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失译附后汉录   师子戏菩萨 师子奋迅菩萨 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 坚勇精进菩萨 击金刚慧菩萨   巍巍十方佛  堂堂圣中王   妙相三十二  众好八十章   身出妙光明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一至二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一至二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第一卷~第二十五卷) 唐方山长者李通玄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第一   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大广智不空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大广智不空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上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大金刚须弥卢峰楼阁。安住大金刚三摩地。以大金刚庄严劫树。于大金刚池宝莲花光照。金刚沙而布于地...

七佛父母姓字经--失译人名

七佛父母姓字经--失译人名

七佛父母姓字经一卷 曹魏失译人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国中有妇人。子字无延。因号无延母。佛将五百比丘。到无延母家。殿上坐饭。饭已有数十比丘。于屏处相与共语言。佛是我所尊事神无极。佛自在意...

百业经 给孤独--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给孤独--堪布索达吉

给孤独 ——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有一婆罗门生活特别贫困,家里有妻儿仆从等许过多人。他想:我应该靠一个富贵的人,生活才好过。他四处寻找,后来,听说给孤独施主很慈悲又乐于布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