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定经--未知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然则凡心,躁兢其次,初学息心甚难,或息不得,暂停还失。去留交战,百体流行。久久精思,方乃调熟。勿以暂收不得,遂废千生之业。少得静已,则于行立坐卧之时,涉事之处,喧闹之所,皆作意安。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若束心太急,又则成病。气发狂颠,是其候也。心若不动,又须放任。宽急得所,自恒调适。制而不着,放而不动。处喧无恶,涉事无恼者,此是真定。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以无事为真宅,有事为应迹。若水镜之为鉴,则随物而现形。善巧方便,唯能入定。慧发迟速,则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则伤性,伤则无慧。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慧而不用,实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若定中念想,多感众邪。妖精百魅,随心应见。所见天尊,诸仙真人,是其祥也。唯念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旧业日消,新业不造。无所挂碍,迥脱尘笼。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一者,心得易定,觉诸尘漏。二者,宿疾普销,身心轻爽。三者,填补夭损,还年复命。四者,延数万岁,名曰仙人。五者,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者,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其于鉴力,随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圆备。若乃久学定心,身无一候。促龄秽质,色谢方空。自云慧觉,又称成道者,求道之理,实所未然。说颂曰:智起生于境,火发生于缘。各是真种性,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了知性本空,知则众妙门。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结束,《洞玄灵宝定观经》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持人菩萨经第一卷--竺法护

持人菩萨经第一卷--竺法护

  持人菩萨经第一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持人菩萨经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

佛说八师经--支谦

佛说八师经--支谦

佛说八师经一卷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

舍头谏经--竺法护

舍头谏经--竺法护

舍头谏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明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饭食既讫。诣中流泉。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趣流泉汲。阿难见之。便从求饮言。唯大姊以水相...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未知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未知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   三宝章 流转章。 三宝章   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二十六至四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二十六至四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第二十六卷~第四十九卷) 唐方山长者李通玄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六   第六尔时如来大悲已下至称扬赞说不可穷尽一段有二十六行半经。分为两段。一尔时如来大悲所覆已下至生三世诸如来...

毗尼毋论--失译人名

毗尼毋论--失译人名

毗尼毋论八卷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毗尼毋论卷第一   毋义今当说  汝等善听之   是中文虽略  广摄毗尼义   依初事演说  智慧者当知   一切经要藏  皆总在此中   律藏外诸义  毋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