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定经--未知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然则凡心,躁兢其次,初学息心甚难,或息不得,暂停还失。去留交战,百体流行。久久精思,方乃调熟。勿以暂收不得,遂废千生之业。少得静已,则于行立坐卧之时,涉事之处,喧闹之所,皆作意安。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若束心太急,又则成病。气发狂颠,是其候也。心若不动,又须放任。宽急得所,自恒调适。制而不着,放而不动。处喧无恶,涉事无恼者,此是真定。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以无事为真宅,有事为应迹。若水镜之为鉴,则随物而现形。善巧方便,唯能入定。慧发迟速,则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则伤性,伤则无慧。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慧而不用,实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若定中念想,多感众邪。妖精百魅,随心应见。所见天尊,诸仙真人,是其祥也。唯念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旧业日消,新业不造。无所挂碍,迥脱尘笼。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一者,心得易定,觉诸尘漏。二者,宿疾普销,身心轻爽。三者,填补夭损,还年复命。四者,延数万岁,名曰仙人。五者,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者,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其于鉴力,随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圆备。若乃久学定心,身无一候。促龄秽质,色谢方空。自云慧觉,又称成道者,求道之理,实所未然。说颂曰:智起生于境,火发生于缘。各是真种性,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了知性本空,知则众妙门。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结束,《洞玄灵宝定观经》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中论卷四--鸠摩罗什

中论卷四--鸠摩罗什

《中论》第04卷 观如来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问曰:一切世中尊,唯有如来正遍知,号为法王,一切智人是则应有。 答曰:今谛思惟,若有应取,若无何所取?何以故?如来, 非阴不...

景德传灯录 卷八--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八--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八卷   怀让禅师第二世下五十六人四十三人见录。   汾州无业禅师。   澧州大同广澄禅师。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五台邓隐峰禅师。   温州佛?奥和尚。   乌臼和尚。   潭州...

带你读懂楞严经--鸾

带你读懂楞严经--鸾

带你读懂楞严经 作者:鸾 不再迷惑  不再痛苦 从此坦然  从此洒脱 前言   楞严经是最绚丽的佛法瑰宝。洋洋八万言,道尽了宇宙人生的真谛。所以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感叹。   ...

佛说水沫所漂经--竺昙无兰

佛说水沫所漂经--竺昙无兰

佛说水沫所漂经一卷 东晋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阿迎阇(波斯匿王所造观也)恒水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大聚沫为水所漂。世尊见已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此沫聚为恒水所漂不。诸比丘对曰。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尼陀那五十二颂。   目得迦四十八颂。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般剌密帝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般剌密帝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