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定经--未知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然则凡心,躁兢其次,初学息心甚难,或息不得,暂停还失。去留交战,百体流行。久久精思,方乃调熟。勿以暂收不得,遂废千生之业。少得静已,则于行立坐卧之时,涉事之处,喧闹之所,皆作意安。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若束心太急,又则成病。气发狂颠,是其候也。心若不动,又须放任。宽急得所,自恒调适。制而不着,放而不动。处喧无恶,涉事无恼者,此是真定。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以无事为真宅,有事为应迹。若水镜之为鉴,则随物而现形。善巧方便,唯能入定。慧发迟速,则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则伤性,伤则无慧。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慧而不用,实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若定中念想,多感众邪。妖精百魅,随心应见。所见天尊,诸仙真人,是其祥也。唯念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旧业日消,新业不造。无所挂碍,迥脱尘笼。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一者,心得易定,觉诸尘漏。二者,宿疾普销,身心轻爽。三者,填补夭损,还年复命。四者,延数万岁,名曰仙人。五者,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者,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其于鉴力,随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圆备。若乃久学定心,身无一候。促龄秽质,色谢方空。自云慧觉,又称成道者,求道之理,实所未然。说颂曰:智起生于境,火发生于缘。各是真种性,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了知性本空,知则众妙门。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结束,《洞玄灵宝定观经》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无量寿经要旨--律航法师

无量寿经要旨--律航法师

《无量寿经》要旨 律航法师著述 ——四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于台南大仙寺讲经圆满开示—— 《无量寿经》经文已经讲毕,由于此经系净宗三经中之根本经,故再为概谈数语。净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

《江慎修居士选录》:6、去残免天萧震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6、去残免天萧震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6、去残免天萧震  平阳萧震,少梦神人,告以年止十八。至十七,父帅蜀,不欲从,父强之行。至蜀,蜀中帅莅任,例进玉筋羹。取乳牸,烙铁钳乳,乳出凝...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施护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施护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尔时优填王。独处空闲静室而坐。生如是心。我当云何知诸帝王真实过失及真实功德。我若知者当舍其失当修其德。谁有沙门净行者。能了为我广开示。良久思已便作是念。唯我世尊三界大...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

十诵律   卷三--安世高

十诵律 卷三--安世高

十诵律卷第二十九     十诵律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   八法中俱舍弥法第二   佛在俱舍弥。尔时有一比丘。犯可悔过罪。诸比丘怜愍。欲益利安乐故。语其过罪。...

佛说恒水经--释法炬

佛说恒水经--释法炬

佛说恒水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弟子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人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月十五日说戒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