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思想述义--理净

龙树《中论》思想述义 作者:理净 《中论》是三论宗立宗的三部论之一,为龙树菩萨的代表著作。也是佛教众论藏中的一部重要论着。是阐述“般若”思想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叙述佛教的性空思想,阐明一切法自性本空,诸法实相不可得的理论观点。是学习三论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论着。为佛学爱好者和佛学研究者所必读的佛学著作。《中论》在佛教各大宗派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中论》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被誉为是诸论的“精髓”,是整个佛教思想的浓缩,表明了佛教真俗二谛的思想根源。但在三论宗对龙树的《中观》思想有不同于其它宗派的思想内含。为了能使对《中论》爱好者一个整体思想认识,今本文仅从三论学的观点,对龙树的《中论》思想作一点概述。 一、解释论题 《中论》亦名《中观论》或《正观论》,其内容是在说明中道观的真理,因此从所诠得名,所以称为《中观论》。如果从能观而言,此“观”是一种中道正观,因此亦名《正观论》。“中”是正确真实之义,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二边。“中”又是正而不偏,是中正不邪之义,即是中道实相。“观”是用智慧观察体悟,即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不观有无颠倒的实相慧。“观”又是观行、思量义,即观诸法实相,以观心而行于正法。“论”是言论、文字,了别之义,即说明诸法实相,中道义的经论等语言文字。故“中观论”者是龙树菩萨解释佛经而引导众生悟入诸法实相的言论文字。如昙影大师言:“问答析征,所以为论”。僧叡亦云:“以论为称者尽其言”,故名为《中论》。又古德云:“言辩于口,观称其心”故名为《中观》。 又“中”者有简别之义,即中者是中间义。因为《中论》在龙树的三大论中,《无畏论》广,《十二门论》略,而《中论》处于中间,广略适中故称《中论》。如内容太广、篇幅过长,一般人不易学完。如太略而又言简意精,一般人也不易了解全论的思想。因此,《中论》内容适中,意义全面,适合于大多数人学习和研究。如果学懂了《中论》的思想理论,就基本上可以完全掌握了龙树的“中观”思想,所以本论名为《中论》。 若以通而言之,三字皆中皆观皆论。所言皆中者,中道之理实而不偏,故中道之内理名为中,因中道之理能发观,故观亦名为中。因中道之观而发论,此论亦名为中。三字皆观者,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故皆名为观。亦如三种般若观,中是实相般若,观是观慧般若,论是名字般若。三字皆论者,论是能论故名为论,余二是所论,亦名为论,故皆名为论。若就别而言者,中道实相之理正而不偏,故以中为名;智慧能达照实相之理,故以观为称;论是言教,故名为论。 今离释三字者有四义:一者、依名释义,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者,立于中名,为欲显诸法实相故。如叡师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中以正为义者,正名为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故知中以正为义。二者、教理释义,中以不中为义,因为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相以悟无名,故说中为显不中。三者、相互释义,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因为中偏是因缘之义,故说偏令悟中,说中令识偏。如经云:“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说第一义令识世谛故。”四者、无方释义,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中以一切法为义。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义,无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 所言“中“者有四种:一者对偏中,即对大小二乘学者断常偏病,而说中道之法,是故名为对偏中;二者尽偏中,即大小乘学人皆有断常偏病,所说之中则不成为中,若能偏病断尽,则唯表于中,故名为尽偏中;三者绝待中,即本来是对偏病而说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本来非偏非中,为教化众生,强名为中,故名为绝待中;四者成假中,即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于有无二边之见,故说非有非无之中,所以此中是为成于假,故名为成假中。 所言“观”者有二种:一者小乘有得之生灭观,即是说境无生灭,而智有生灭。烦恼断故是灭,修智慧即是生,如此烦恼则成本有今无,智慧则成本无今有,此是境智殊生灭异。如此观诸法皆是生灭断常之见,故名为生灭观。二者大乘无所得之无生灭观,即是境智不二,境无生灭,智亦无生灭。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智慧本自不灭,今亦不生。此是境智不二,有无平等。此“观”是以了达之义,亦观照为义。即了达诸法实相,观照断常生灭之见。 所言“论”者是论辩之义,亦是尽言之义。故云尽其言穷其虑,若一言不尽,则众异扶疏,若一虑不穷,则颠倒乱起。今尽其言故众异息,尽其虑故颠倒净。所以论者是言尽虑穷也。如叡师所说:“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 二、造论缘起 佛所说的法名为经,说经者为教化众生,菩萨造论为释经。佛说的法能使众生通向涅槃之道,故名为“经”。而众生则由于无明所障,迷失佛所说之法,不知其理。如望指为月,而不识真月。菩萨为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造论解释佛经。故《中论序》云:“称为论者尽其理也”。 佛灭度之后由于对教理和教规教仪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使佛教开始分岐,形成部派佛教。开始分出根本、大众二部,从大众部又分出十部,上座部又分为八部,共为二十部。佛灭五百年之后,佛教又分为五百部,称为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对佛教教仪的分岐和部派的分裂,使佛教渐渐衰败,外道兴盛。此时佛教不仅在外部势力的压迫下,失去了弘教利生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佛教内部由于小乘部派的分裂,使得部派之间不和相互排斥。佛教已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任凭外道的摆布和蹂躏。寺院被外道侵战,僧侣不得在寺内鸣钟击鼓,讲经说法等佛法事活动。更加无力与外道辩论弘扬佛法,使得佛教当时面临危机一蹶不振。正如《序论》中所言:“夫滞惑生于倒见,三界以之而沦溺。” 由此而感四依菩萨出世承救佛教于水深火热之中,承救众生于六道轮回之中。所以造论来释佛经,破斥外道,振兴佛教。使之失教者能弃迷而回归正道,使之外道而生畏归依佛教。因此,《三论玄义》云:“上弘大法,下济沉沦。”尤其是当时佛教内部小乘排斥大乘佛法,小乘人闻说一切法空如刀伤心,认为我空而法实有,断烦恼而证涅槃得到解脱。所以龙树菩依《般若经》着《中论》,以般若思想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理论而破斥小乘的法执之边见。众生皆因有无之见而不能真正悟入佛之知见,龙树把佛教思想升华为“空”之中道思想,以破上座部与大众部各家之争论,振兴大乘佛教于世间,教化众生于沉沦。因此,龙树菩萨造此《中论》。 三、《中论》之思想 《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论》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谛思想。二谛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论》的思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在学习《中论》之前了解一下《中论》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论将佛说的法分为二种:一是世间法,即世俗谛。二是出世间法,即第一义谛。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由此可知此二谛皆是对治众生的空有二执,皆是引导众生欲令悟入中道实相的巧妙方法,所以说此二谛皆是言教。 “谛”是真实不虚之义,二谛者皆是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实现象。“第一义谛”指圣者自觉的殊胜境界,非凡夫所共知。“世俗谛”指凡夫的常识境界,即世间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事相和一切事物。凡夫皆认为是真实存在,而圣人则认识到缘起性空,一切法皆是假有没有实体,此空对圣者而言是真实,故此二法皆称为“谛”。所以此二谛称为凡圣二谛,也叫真俗二谛。如经中说:“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众生因为无明不见诸法无自性,而执着为实有此自性,成为世俗谛。而菩萨能够通达诸法无自性空,照了诸法实相,本自清净,毕竟空寂,即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世俗谛者,一世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分别,见一切法皆是实有,此于世间是实;诸圣贤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此于圣人是实。其实此二者皆是佛陀的言教方便而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无自性,何有真实之法。故诸佛说世谛为悟第一义谛,若不依世谛不见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因此,佛依缘起说二谛教,目的在于使学教者能依教而悟入涅槃大道。 本来世俗谛为凡夫所认识的颠倒虚妄,本不成为谛。但因在凡夫的心境上是真实现起执为实有,故随顺世间而说为真实。圣人知一切法空,一切世间虚妄不实,但知空为实有,故佛随顺圣者而说空法是真实。实际上二者皆空,从空中见不空,悟空而不住空。若知世俗谛是缘起假名有,真谛是本性空。此本性空是依俗谛讲空,在缘起事物显现来讲本性是空,因此不能离俗谛讲空。如《十二门论》云:“众缘所生法,是无自性者,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故说缘起法无自性,无自性既空,此空为二谛中道。如《中论》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论》主在破内傍破外,也就是说《中论》所破的对象是佛教内部,而外道不是主要对象。因为当时主要是佛教小乘内部争执,而外道还没有真正威胁到佛教内部。由于佛教内部的不和,使得佛教分裂和衰败,给外道以可乘之机。只要能解除佛教内部的矛盾,就可以对治外道的威胁。故僧叡大师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论祛内以流滞。”因此说龙树造《中论》的目的本来在于调解当时佛教内部各部派的争执,故言“祛内以流滞”。使佛法流传于后世,不至于停止于一些错误的见解和执见之中。仅管对为破斥各种邪见而建立了“空观”思想,但对此空观由于各家的认识不同,观点也不相同。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分破空,也就是后来天台所主张的“析法空”。即是在对事物的观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认识和理解了一切法皆是因缘假合,无有实体自性是空。二是观空,亦名为唯识空,即是在感情的苦乐上,观一切法随观念的不同而转变为好恶。此是境随心转,所以主张境空。三是本性空,就是观察一切法的自性本来是空。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是观想为空。观想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皆是假名,故缘起即是性空。如偈颂曰:“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性真实义。” 由此而说,《中论》的主要思想在于谈“缘起性空”的思想,建立自性本空的中道义。因此有人说《中论》是有破有立,破“有无”立中道。其实立中道义是为了破有无,显现空义。若有无皆空者,空亦不立。造论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之妄见和执着,如因病施药,病除药亦不留,唯有空有俱寂。虽有宛然而空,虽空宛然而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是为中道。因此,诸法实相者,释迦掩室,净名杜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为中道实相。也是本论的中心思想。今龙树菩萨为愍众生故假名造论,引导众生。今学教者不可再以假名而有或者着,此是菩萨造论之本义也。 四、《中论》对大乘佛教的影响和作用 龙树菩萨的中观学在佛教中,无论是印度、西藏或汉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在印度龙树的《中论》是大乘佛教复兴的开蒙,中观和唯识被称为佛教在印度的两大哲学体系。其中龙树的《中论》就代表了中观学派,为中观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论》的注释在印度就有七十余家,可见《中论》在印度对佛教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非同一般。后来龙树和其弟子提婆等建立了“中观”思想体系,破外道斥小乘,而振兴了大乘佛教思想。从此大乘佛教大兴于世间,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后来中观与唯识一同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的根本思想体系。尤其中观学在藏传佛教中被尊为最高佛教思想理论。因此《中论》在藏传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藏传佛教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中观学自罗什法师传入汉地的初期,就对汉地的大乘佛教产生了具大影响。在此之前虽也有谈“空”的思想,但都不理解“空”的真实含意,而用“格义”来解释“空”的意义,因此皆是偏空,而没有真正理解空的意义。自罗什以后中国人才真正了解了大乘佛教思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论》的传译促使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 所以,以《中论》为代表的三论宗成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之首。也是八大宗形成最早的一个,正是由于三论宗的形成促使了其它宗派的相继形成。《中论》的传译弘扬中观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对当时“般若”学的传播起到了驳乱返正的作用。如《中论序》中说:“而今而后,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序》中还说:“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这说明了《中论》对中国佛教或整个佛教都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尤其对大乘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 论 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全方面详细论述《中论》整个思想,《中论》的主要思想是“二谛”思想,而“二谛”思想是佛教的整体思想,所以了解《中论》的思想对研究整体佛教思想有重要意义。佛教的“二谛”思想在《中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龙树通过破外人的种种邪知邪见、定执定见,来阐明了佛教“二谛”思想的中道观。学教之人由于对佛教言教的错误理解,学教而迷教成为定知定见,执着于佛教“空”的思想境界,成为所谓的“有所得”思想,而龙树的《中论》所要表达的就是超越了有所得“空”的思想,使人们通过学教认识到佛教“空”亦所得的思想。这种“无所得”亦是无所得的思想,才使佛陀出说教的本意,也是一切法的诸法实相。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施护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施护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一卷 宋西天北印度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中波利质多罗树下。尔时帝释天主。及与一切天人军众。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各各至诚合掌归依。瞻仰如来次第而住。...

五分戒本--佛陀什

五分戒本--佛陀什

五分戒本 刘宋 佛陀什等译 五分戒本(亦名弥沙塞戒本)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等译   大德僧听。冬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

地藏经译文--未知

地藏经译文--未知

   地藏经译文   王智隆居士著   总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地藏经》白话文: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分身集会品 第二卷   观众生业缘品 第三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他每天残杀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不等...

佛陀的劝诫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团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不当国王装哑跛9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不当国王装哑跛91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1.不当国王装哑跛  八、禅定品  91.不当国王装哑跛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势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