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菩提流支

往生论 [西域]婆薮盘头菩萨 造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论曰: 此愿偈明何义? 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五念门 何等五念门? 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 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 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 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云何回向?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何等三种?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 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 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 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四种正修行功德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 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何者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五种门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学佛行仪--莲池大师

学佛行仪--莲池大师

学佛行仪 莲池大师 昔莲池大师于律藏中集诸要义,著威仪门二十四章,以便学者易于记忆,简而易持,久之相习成性,则于戒律,必无瑕疵矣!无如今世沙门,弊习尤多,有非斯篇所能尽及者。又近时一班新进居士,发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未知

地藏菩萨本愿经--未知

  唐于阗(tián)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

海涛法师: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

  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在这...

弥多的口业

弥多的口业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仪容威德,受到大众赞美,由于他办事的才干,做事妥善,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务都交给他负责,如僧众们的生活所需,一切的物品添置,...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与诸大众随侍世尊,经末罗城来到波婆城的阇头园。  当时,有位名叫周那(又译纯陀)...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虚老五十六岁。那一年,扬州高寺准备连续打十二个禅七。虚老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打七。下山至大通荻港后,虚老沿江而行,忽遇江水暴涨,无法行走。虚 老准备乘船渡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