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九横经--安世高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 一者、为不应饭为饭; 二者、为不量饭; 三者、为不习饭; 四者、为不出生; 五者、为止熟; 六者、为不持戒; 七者、为近恶知识; 八者、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 九者、为可避不避。 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一不应饭者,为不可意饭,亦为以饱腹不停调。」 「二不量饭者,名为不知节度,多饭过足。」 「三不习饭者,名为不知时冬夏,为至他国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饭,食未习故。」 「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 「五为止熟者,名为大便小便来时,不及时行噫吐 ,下风来时制。」 「六不持戒者,名为犯五戒,杀、盗、犯他人妇、两舌、饮酒。亦有余戒,以犯便入县官,或弦死,或捶杖利刃斫刺,或辜饥渴而终,或以得脱从怨家得手死,或惊怖念罪忧死。」 「七为近恶知识,名为恶知识,已作恶便反坐。何以故?坐不离恶知识故。不觉善恶,不计恶知识恶,能不思恶知识恶。」 「八为入里不时者,名为冥行。亦里有诤时行;亦里有县官长吏追补不避。不如法行者,入里妄入他家舍中;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 「九为可避不避者,名为当避弊象弊马牛犁车蛇虺坑井水火拔刀醉人恶人,亦於若干恶。如是为九因缘,辈人命未尽当坐是尽。慧人当识当避,是因缘以避。乃得二福;一者、长寿;二者、以长寿乃得闻好语言亦能行。」 诸比丘欢喜受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文殊师利问经--僧伽婆罗

文殊师利问经--僧伽婆罗

文殊师利问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三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身心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调伏诸根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可作已...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那先比丘经卷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

佛本行经--释宝云

佛本行经--释宝云

佛本行经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佛本行经卷第一 因缘品第一   今粗颁宣法  慈心专听受   佛众经要义  圣师之言辞   传佛之典籍  最利益于世   受者蒙大庆  润及一切生   普一切诸佛  仙圣...

佛说内藏百宝经--支娄迦谶

佛说内藏百宝经--支娄迦谶

  佛说内藏百宝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有万二千比丘僧。菩萨七万二千人共坐。文殊师利菩萨从坐起前白佛。今菩萨大会欲从佛闻沤和拘舍罗所入事。菩萨何因缘分别知内外事...

佛陀拒为猎人说法

佛陀拒为猎人说法

  佛为诸位弟子说法时,有一个猎人扛着弓弩,还背着十多只死鸟前去拜访佛陀。他心怀虔诚,锐意进取,想要随佛听经闻法。未曾想,佛陀见到他后却停止了讲法,猎人见此,自觉无趣,便离开了,并自言自语道:“如...

私欲遭苦报

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