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九横经--安世高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 一者、为不应饭为饭; 二者、为不量饭; 三者、为不习饭; 四者、为不出生; 五者、为止熟; 六者、为不持戒; 七者、为近恶知识; 八者、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 九者、为可避不避。 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一不应饭者,为不可意饭,亦为以饱腹不停调。」 「二不量饭者,名为不知节度,多饭过足。」 「三不习饭者,名为不知时冬夏,为至他国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饭,食未习故。」 「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 「五为止熟者,名为大便小便来时,不及时行噫吐 ,下风来时制。」 「六不持戒者,名为犯五戒,杀、盗、犯他人妇、两舌、饮酒。亦有余戒,以犯便入县官,或弦死,或捶杖利刃斫刺,或辜饥渴而终,或以得脱从怨家得手死,或惊怖念罪忧死。」 「七为近恶知识,名为恶知识,已作恶便反坐。何以故?坐不离恶知识故。不觉善恶,不计恶知识恶,能不思恶知识恶。」 「八为入里不时者,名为冥行。亦里有诤时行;亦里有县官长吏追补不避。不如法行者,入里妄入他家舍中;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 「九为可避不避者,名为当避弊象弊马牛犁车蛇虺坑井水火拔刀醉人恶人,亦於若干恶。如是为九因缘,辈人命未尽当坐是尽。慧人当识当避,是因缘以避。乃得二福;一者、长寿;二者、以长寿乃得闻好语言亦能行。」 诸比丘欢喜受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啰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不空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啰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不空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啰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真言行者若求安怛陀娜。应作是念。我云何能速取成就。当习是三摩地。所谓一切法无色。犹如虚空性自成就。作如是胜解。...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二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二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十二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杂蕴第五之二   诸断善根,彼云何断,何行相断?   谓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无随愧悔,复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有随愧悔。如是二人师诸沙门,或婆罗门嗢羯...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九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

大集譬喻王经--阇那崛多

大集譬喻王经--阇那崛多

大集譬喻王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大集譬喻王经卷上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   如...

悲华经   第五卷--昙无谶

悲华经 第五卷--昙无谶

  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十王子软心言。乃至发心亦复如是。王子所愿皆如阿閦菩萨所愿。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令一切众生悉得思惟诸佛境界。手中自然生栴檀香.优陀婆罗香。以此...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法贤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法贤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大毗卢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