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释法炬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尔时众多上座声闻。于世尊左右树下窟中安居。时有众多年少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为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诸年少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诸年少比丘。往诣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足已。于一面坐。时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当摄受此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摄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是故比丘。当勤精进。于此舍卫国。满迦提月。诸处人间比丘。闻世尊于舍卫国安居。满迦提月。已作衣竟。持衣钵。于舍卫国人间游行。渐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已。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人间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默然。尔时人间比丘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往诣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诸上座作是念。我等当受此人间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诸人间比丘教戒教授。善知先后次第。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告诸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法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觉。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相。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小道地经--支曜

小道地经--支曜

小道地经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有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怙其善不晓护戒自欲身。二者以不护戒便黠意不生。以黠意不生便不知身。以不知身意便惑。三者不解经以不解经便不了了。以不了了意...

百业经 两个僧团--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两个僧团--堪布索达吉

两个僧团 ——调和僧团 佛法久住 一时,世尊在果新巴,有一施主迎请果新巴的僧众去安居(Vassa)。果新巴的比丘们行持三藏,但性格暴躁,广严城的一群比丘也是象果新巴的比丘一样:行持三藏,性格暴躁。他...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度友全信  梁高僧传  汉洛阳僧世高。安息国王太子也。幼以至孝闻。赋性聪慧。博极群书。精天文医理。即鸟兽之音。无不辨之。自言前世出家时。有同学友好瞋。谏而不改。许以今世相度。时值灵帝之末。乃振...

佛说罗摩伽经--释圣坚

佛说罗摩伽经--释圣坚

佛说罗摩伽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佛说罗摩伽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庄严重阁善胜讲堂。与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其名曰光明幢菩萨。须弥山幢菩萨。宝幢菩萨。无碍...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鸠摩罗什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鸠摩罗什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赞】   莲池海...

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默默行进着。他们神态安祥而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