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释法炬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尔时众多上座声闻。于世尊左右树下窟中安居。时有众多年少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为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诸年少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诸年少比丘。往诣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足已。于一面坐。时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当摄受此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摄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是故比丘。当勤精进。于此舍卫国。满迦提月。诸处人间比丘。闻世尊于舍卫国安居。满迦提月。已作衣竟。持衣钵。于舍卫国人间游行。渐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已。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人间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默然。尔时人间比丘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往诣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诸上座作是念。我等当受此人间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诸人间比丘教戒教授。善知先后次第。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告诸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法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觉。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相。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你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说完就不见...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聂道真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聂道真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西晋优婆塞聂道真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上首者也。复有菩萨摩诃萨十六人等,贤劫千菩萨,...

诽谤罗汉三藏法师的因果

诽谤罗汉三藏法师的因果

  【无因诽谤三藏法师而受惨报】:  一天,目犍连以神通去地狱,见一众生身长数由旬在无间地狱里受苦,以其业力显现,有很多狱卒拖出它的舌头铺在燃烧得通红的钢板大地上钉住,许多农夫在其舌上驱牛耕犁,有时火...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  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请道楷禅师住持东京净因寺。  大观元年,道楷禅师...

佛教的真理--星云法师

佛教的真理--星云法师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