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罗云忍辱经--释法炬

佛说罗云忍辱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鹙露子与罗云俱。以平旦着衣法服。执持应器。入城求食。时有轻薄者。逢见两贤。意念曰。瞿昙沙门。第一弟子。与罗云分卫。即兴毒意。取地沙土。着鹙露子钵中。击罗云首。师见罗云。血流污面。师曰。为佛弟子。慎无含毒。当以慈心愍伤众生。世尊常云。忍者最快。唯慧者能吾闻佛戒。终身不犯。吾自摄心。以忍为宝。恣心履恶。犹自投火。贡高自见。愚者谓健。不计殃祸当还害已。恣心之祸重于须弥。毕已年寿。以当恶罪。十六分中未减其一。愚人作行恶。向清净持戒沙门。犹若逆风把炬火行。狂愚不舍。必自烧身。弊人怀毒。自以为慧。如比丘怙沙门四道。为佛弟子。常当伏心。恶生即灭。勇中之上。天神帝王。虽谓多力。不如忍恶。其力无上。罗云见血流下交面。临水澡血。而自说曰。我痛斯须。奈彼长苦斯人恶也。斯地亦恶。余无愠心悲奈彼何。佛是吾尊。教吾大慈。狂悖之人。志趣凶虐。沙门默忍。以成高德。凶者狼残。愚人敬焉。沙门守忍。狂愚是轻。斯人恶也我焉能恶欤。轮转无际。岂一向乎。吾欲以佛至真之经喻诲愚惑。犹以利剑割彼臭尸。尸不知痛。非剑之不利。乃死尸之无知。以天甘露。食彼溷猪。猪舍之走。非甘露之不美。乃臭虫之所不珍矣。以佛真言。训世凶愚。不亦然乎。师徒俱还。饭竟澡钵。洗手漱口。俱到佛所。稽首佛足。鹙露子退坐。具以本末。向佛陈之。世尊告曰。夫恶心之兴。兴己之衰。轻薄者命终。至于夜半。当入无择地狱之中。狱鬼加痛毒无不至。八万四千岁。其寿乃终。魂神更受含毒蟒身。毒重还害其身。终而复始。续受蝮形。常食沙土。万岁乃毕。以瞋恚意。向持戒人。故受毒身。以沙土投钵中。故世世食沙土。而死罪毕乃出。得生为人母怀之时。常有重病。家中日耗。生儿顽钝。都无手足。其亲惊怪。宗家皆然。曰斯何妖。来为不祥。即取捐之。着于四衢路。人往来无不愕然。或以瓦石掷。或以刀杖。皆击其头。蹈脑穷苦。旬月乃死。死后魂神即复更生。辄无手足。顽钝如前。经五百世。重罪乃毕。后乃为人。常有头痛之患。世尊重曰。鹙露子。夫人处世。不惟忍者。所生之处。不值佛世。违法远僧。常在三涂。终而复始。辄有劫数。若蒙余福。得出为人。禀操常愚。凶虐自随。乃心嫉圣。谤毁至尊。为人丑陋。众所恶憎。生辄贫穷。仕不得官。愿与意违。天神圣贤。所不祐助。夜常恶梦。妖怪首尾。飞祸纵横。所处不宁。心常恐怖。斯之所由。由不忍伏。恶心故使然耳。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忍之为福。身安亲宁。宗家和兴。未尝不欢。智者深见。迮伏其心。心者误人破家危身王法所戮。地狱烧煮。或为饿鬼。亦为畜生。皆心之过也。世尊又曰。宁以利剑贯腹截肌。自投火中。慎无履恶。宁戴须弥。迮毁其命。投于巨海。鱼鳖所吞。慎无为恶矣。不知其义。慎无妄言。佛之明法。与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贱。清浊异流。明愚异趣。忠佞相仇。邪常嫉正。故嗜欲之人。不好我无欲之行也。宁吞然炭。无谤三尊。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世无所怙。唯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若欲愿为飞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释。及上第六天。寿命无极身体香洁。所愿自然。犹若家物取之。即得志愿。清净沙门四道。求之可得。在己所向。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佛告诸沙门。当诵忍经无忘。须臾怀之识之诵之宣之。当宣忍德以济众生。佛说经竟。诸沙门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戒因缘经第五卷--竺佛念

戒因缘经第五卷--竺佛念

  第五卷戒因缘经   鼻奈耶卷第五   僧伽婆尸沙法第二之三   佛世尊游罗阅只迦兰陀竹园。彼调达受供养衣被饭食床卧病瘦医药。大子阿阇世所贵重。随时供给。日送五百釜饭。严五百乘车。将从连日至调...

四分比丘尼戒本--怀素法师

四分比丘尼戒本--怀素法师

  四分比丘尼戒本卷上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   欲除八弃法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   毗...

药师经的人生秘密--大愿法师

药师经的人生秘密--大愿法师

药师经的人生秘密 大愿法师 讲   身体健康无病苦   心灵健康无烦恼   灵性健康出轮回   禅,如来禅(由定下慧、是渐修的方法,从呼吸下手,然后断惑证真)、祖师禅(是心法,以慧摄定,明心见性,顿证...

等集众德三昧经--未知

等集众德三昧经--未知

等集众德三昧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大树重阁精舍。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一万皆学戒具足晓了圣达。菩萨二万悉不退转。逮诸总持辩才无碍。悉得神通分别解畅。定意...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施护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施护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大域龙菩萨造宋三藏传法大师施护等译      归命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等。   般若等成就  无二智如来   彼中义相应  彼声教道二   依止及作用  事业同起修   分...

水陆法会--佚名

水陆法会--佚名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 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