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略教诫经--义净

佛说略教诫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于我法中。有少欲知足活命之事。谓我弟子。剃发染衣。持钵巡家。乞食自济。世间愚人之所轻慢。若有净信。善男子。离俗出家。修行此事。不为王难所逼迫故。不为贼怖负债惊恐不存活故。但为发心。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生厌离故。欲断苦蕴。烦恼缠缚。尽其边际。求解脱故。汝等岂非为此事故。而求出家。时诸苾刍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为解脱故。而求出家。汝等苾刍。如有一类罪恶苾刍。虽复出家。性多贪染。于五欲境。深生恋着。或起嗔恚。生恶寻思。心恒放逸。不勤策励。常多妄念。不习定门。攀缘诸境。乐下劣事。不希胜行。终无所获。此之恶人。犹如何等。汝诸苾刍。听说譬喻。如野田中。焚死尸木。两头俱烧。中间秽污。此木不堪聚落中人及野田人之所受用。我今以此。喻彼一类出家懈怠愚痴之人。弃舍俗间诸快乐事。沙门义利。复不修习。恒生三种不善思惟。所谓思惟五欲。思惟嗔害。思惟欺诳。此之三种不善思惟。因何而起。当知皆以无明为因。而得生起。身坏命终。堕三恶趣。是故汝等。应勤修习。除断无明。我是大师。汝是弟子。于我教中。要略之事。今为汝说。由大悲故。由哀愍故。为利益故。为胜乐故。如我所说。汝等应修。若在山林兰若树下。或露地。汝可善思不应放逸。勿于后时心生悔恨。如说修行。当得解脱。尔时世尊。说是语已。诸苾刍众。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菩提流支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菩提流支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王论品第五之一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干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干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佛陀时代,很多比丘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忽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体狠...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蕅益大师:偶然一念光十余丈

  桐城有两个人,结伴到外地去。有一人死了,他的同伴把他埋葬,并且把他的钱送回去还给他太太。那位死者的太太起疑心,那死者的同伴很悲愤,便前往埋尸的地方去祭拜并且哭泣地诉苦。  死者的鬼魂出来跟他对...

菩萨本缘经--未知

菩萨本缘经--未知

菩萨本缘经卷上   僧伽斯那撰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失名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失名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邠邸长者说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饶财多宝若布施时。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