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泥洹后灌腊经--竺法护

般泥洹后灌腊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摩诃比丘僧、诸天、人民,共会坐说经。   阿难前长跪叉手白佛言:“天中之天,欲有所问,愿佛说之。若佛般泥洹后,四辈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灌腊当何所用?”   佛语阿难:“灌腊佛者,是福愿人之度者,各自减钱宝,割取珍爱,用求度世之福,当给寺燃灯烧香用作经像,若供养师,施与贫穷,可设斋会。   “不可贳许,然后不出,此为现世负佛,自是心口所作当得妄语之罪。所以者何?为佛设槃作礼,以五种香水手自浴佛师,哒嚫咒愿,当此之时,天龙鬼神皆明证知:此人出五家财物,侵妻子分用求福利。而反不出,当有五罪入三恶道。何等为五?一者、财物日减;二者、喜忘遗;三者、治生所向无利;四者、入太山地狱中,被考治苦痛难言;五者、后世来生,或作奴婢、牛、马、骡、驴、骆驼,或作猪、羊。是为五。更罪三恶:一者、为入薜荔中作饿鬼;二者、入禽兽作畜生;三者、泥犁中当更十八地狱,罪不可数。   “七月十五日,自向七世父母、五种亲属,有堕恶道勤苦剧者,因佛作礼福,欲令解脱忧苦,名为灌腊。   “佛者,天上天下三界之王,不食世间人民也。其物皆众僧分之,不应独取,是为大罪。若无僧可分,施贫穷、孤独、羸老,是种善根。”   诸弟子闻经欢喜,为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阿难七梦经--竺昙无兰

佛说阿难七梦经--竺昙无兰

  佛说阿难七梦经一卷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阿难在舍卫国。有七种梦。来问于佛。一者陂池火炎滔天。二者梦日月没星宿亦没。三者梦出家比丘。转在于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四者梦群猪来抵...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一至十--僧伽提婆共竺佛念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一至十--僧伽提婆共竺佛念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一至十 迦栴延子造 符秦 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 释道安撰 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

仁王护国咒--未知

仁王护国咒--未知

仁王护国咒 仁王护国咒全文: 娜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娜莫(引)阿哩夜(二合)吠(无盖反)[口*路]者娜(引)野(二)怛他(引)[萨/女]多(引)夜啰诃(二合)谛(三)三藐二没驮(引)...

十地经论  一至三--菩提流支(译)

十地经论 一至三--菩提流支(译)

《十地经论》序 侍中崔光撰 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念。赫为...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未知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未知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卷上(四五分)   诸结戒法第一   结戒场文(两界不得并。若欲大界内安戒场者。先竖戒场四方内相外相。相去一肘。使人唱。内一周竟言。此是内相彼为外相。如是第二第三唱。众中堪能羯...

禅宗简介--未知

禅宗简介--未知

禅宗简介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宗派中,是‘个特殊的宗派。又以其行持的行相近似禅数学的习禅,自李唐以来禅风大兴,成为一个有自己本宗思想的宗派,人们通称为禅宗。 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