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安世高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言诸比丘。若能弹指间。惟行自身身止观。外身身止观。内外身身止观。分别念解世间痴恼。是为精进。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能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止观痛若止观意及止观法。内外分别念解世间痴恼。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止。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未生恶法不令生。劝意治行精进摄意。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摄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已生恶法即得断。若惟行未生善法便发生。及已生善法立不忘增行得满。劝意治行精进摄意。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断。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欲定断生死。惟神足是为最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摄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精进定。若惟行意定及戒定断生死惟神足。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神足。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信根。以见四喜之事。不离佛亦法与众及戒。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精进根。以见四意断。若惟行念根。以见四意止。若惟行定根。以见四禅。若惟行慧根。以见四谛。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根。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信力。从得四喜之事。令无能坏。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若弹指间。惟行精进力。若念力。若定力。若慧力。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力。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念觉意。以念所当念。以爱念。以正念。为善法念。得志不忘。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法解觉意。其意经经分别解随顺解。若惟行精进觉意。其身精进。意亦精进。若惟行爱觉意。知所当爱令意得喜。若惟行止觉意。令身休止。意亦休止。若惟行定觉意。令意住念亦住。志不乱不邪念。若惟行护觉意。为护行知所念知安身。令见道护。恶念安隐行事事。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七觉意。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正见。以知古知始知终。知内知外。知苦知习。知尽知道。知佛知法。知比丘众。知学行事。如六合所习所取欢喜变失及其归趣。知不贪之德。是为正见。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正思。为思出家思不诤思不杀。若惟行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形笑。若惟行正命。不以贪生活。不恚生活。不以痴生活。若惟行正业。不杀不盗窃不邪淫。若惟行正治。以修治四意断之事。若惟行正念。以受行四意止。亦惟行正定。以思念四禅事事。皆同如上说。其弹指间。功德如是。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八正道。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海龙王经--竺法护

佛说海龙王经--竺法护

佛说海龙王经四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 行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万二千。一切大圣十方来会。众德具足得诸总持。无所不博辩才至真...

大乘掌珍论--未知

大乘掌珍论--未知

  大乘掌珍论卷上   普为饶益一切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等观世间。常为种种不正寻伺。纷扰暴风乱心相续。邪见罥网之所罥网。生死樊笼之所樊笼。无量忧苦毒箭所射。诸有所行皆离明慧。故我依止如净虚空。绝...

心经·原文--未知

心经·原文--未知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念佛禅之阿弥陀佛禅修法门次第--释本性

念佛禅之阿弥陀佛禅修法门次第--释本性

念佛禅之阿弥陀佛禅修法门次第  传承推广:禅和尚本性方丈 一、竭诚祈请 1. 合掌净心  2. 诵念祈请文: 三宝弟子某某某  至诚祈请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二、诚恳忏悔 1...

诸佛心陀罗尼经--玄奘

诸佛心陀罗尼经--玄奘

诸佛心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境众宝道场。诸佛所都诸佛所乐。智无疑滞菩萨妙宫。具诸微妙种种严饰常演法音大功德殿。与无央数大菩萨俱。皆是如来法身真子。从诸佛...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   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拖南曰。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