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戒消灾经.--支谦

佛说戒消灾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县界无酿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远贾贩。   临行父母语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饮酒犯佛重戒。受教而行往到他国。见故同学亲友。相得欢喜。将归出蒲萄酒欲共饮之。辞曰。吾国土奉佛五戒。无敢犯者。饮酒后生为人愚痴。不值见佛。且辞亲行。父母相诫以酒蒸。仍违教犯戒罪莫大也。知识区区别久会同。心虽悦喜。不宜使吾犯戒违亲教也。主人言。吾与卿同师恩。则兄弟。吾亲则是子亲。父母相钦岂可违之。若吾在卿家。必顺子亲。事不获已。乃听饮之。醉卧三日。醒悟心悔怖惧。事讫还家具首于亲。父母报言。汝违吾教加复犯戒。乱法之渐非孝子也。无得说之为国作先。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国。无宜留此。   子以犯戒为亲所逐。乃到他国住客舍家。主人所事三鬼神。能作人现对面饮食与人语言。主人事之积年疲劳。居财空尽而家疾病。死丧不绝。患厌此鬼。私共论之。鬼知人意而患苦之。鬼自相共议。此人财产空讫。正为吾耳。未曾有益。令相厌患。宜求珍宝以施与之。令其心悦。便行盗他方国王库藏好宝。积置园中。报言。汝事吾历年勤苦甚久。今欲福汝使得饶富。此乃快乎。主人言。受大神恩。鬼曰。汝园中有金银。可往取之。方有大福令得汝愿。主人欣然。入园见物奇异负摙归舍。辞谢受恩。明日欲设饮食。愿屈顾下。施设肴馔皆办。鬼神来诣门。见舍卫国人在主人舍。便奔走而去。主人追呼。请还今设微供皆已办具。大神既已顾下委去何为。神曰。卿舍尊客。吾焉得前。重复惊走。主人还归坐自思惟。吾舍之中无有异人。正有此人耳。即出语言。恭设所有。极相娱乐。饮食已竟。因问之曰。卿有何功德于世有此。吾所事神。畏子而走。客具说佛功德五戒十善。实犯酒戒为亲所逐。尚余四戒故为天神所营护。卿神不敢当之。主人言。吾虽事此神久厌之。今欲奉持佛五戒。因从客受三自归五戒十善。一心精进不敢懈怠。问佛所在。可得见不。客曰。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往立可见。   主人一心到彼。经历一亭中。有一女人端正。是啖人鬼妇也。男子行路迥远。时日逼暮。从女人寄止一宿。女即报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男子问曰。用何等故。将有意乎。女人报曰。吾已语卿。用复问为。男子自念。前舍卫国人完佛四戒。我神尚为畏之乃尔。我已受三自归五戒十善。心不懈怠何畏惧乎。遂自留宿。啖人鬼见护戒威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归。明日男子进路。见鬼所啖人骸骨狼藉。衣毛为起。心怖而悔。退自思惟。我在本国家居衣食极快足用。空为此人所化。言佛在舍卫国。本睹奇妙。反见骸骨纵横。恶意更生。自念不如还。彼女人将归本土。共居如故。不亦乐乎。即时回还还至亭所。因从女人复求留宿。   女人谓男子。何复还耶。答曰。行计不成故回还耳。复寄一宿。女言。卿死矣。吾夫是啖人鬼。方来不久。卿急去。此男子不信。遂止不去。心更迷惑淫意复生。不复信佛三自归之德五戒十善之心。天神即去无复护之。鬼得来还。女人恐鬼食此男子。哀愍藏之瓮中。鬼闻人气。谓妇言。尔得肉耶。吾欲啖之。妇言我不行。何从得肉。妇问鬼。卿昨夜何以不归。鬼言。坐汝所为。而舍尊客宿。令吾见逐。瓮中男子踰益恐怖。不复识三自归意。妇言。卿何以不得肉乎。鬼言。正为汝舍佛弟子。天神逐我出四十里外。露宿震怖。于今不安故不得肉。妇闻默喜。因问其夫。佛戒云何悉所奉持。鬼言。我大饥极急。以肉来不须问此。此是无上正真之戒。非吾所敢说也。妇言。为说之。我当与卿肉。鬼类贪残欲食无止。妇迫问之。因便为说三自归五重戒。一曰慈仁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淫。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鬼初说一戒时。妇辄受之。五戒心执口诵。男子于瓮中。识五戒随受之。天帝释知此二人心自归佛。即选善神五十人拥护两人。鬼遂走去。   到明日妇问男子。怖乎。答曰大怖。蒙仁者恩。心悟识佛。妇言。男子。昨何以回还。答曰。吾见新久死人骸骨纵横。恐畏故屈还耳。妇言。骨是吾所弃者也。吾本良家之女。为鬼所掠取。吾作妻悲穷无诉。今蒙仁恩得闻佛戒得离此鬼。妇言贤者。今欲到何所。男子报言。吾欲到舍卫国见佛。妇曰。善哉。吾置本国及父母。随贤者见佛。便俱前行。逢四百九十八人。因相问讯。诸贤者从何所来欲到何所。答曰。吾等从佛所来。问言。卿等已得见佛。何为复去。报言。佛日说经。意中罔罔故尚不解。今还本国。两贤者具说本末。以鬼畏戒高行之人。意乃开解。俱还见佛。   佛遥见之则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长跪。佛不妄笑。将有所说。佛语阿难。汝见是四百九十八人还不。对曰见之。佛言。此四百九十八人。今得其本师。来见佛者皆当得道。五百人至佛所。前为佛作礼。一心听经心开意解。皆作沙门。得阿罗汉道。佛言。犯酒戒者。则是客舍主人。与此女人。累世兄弟也。然此二人。是四百九十八人前世之师也。世人求道。要当得其本师及其善友尔乃解耳。佛说经竟。诸比丘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大广智不空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大广智不空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鹫峰山中。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前后围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与无数持明贤圣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慧律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慧律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 慧律法师主讲 1991年4月15日-5月28日 文殊讲堂   修行佛道的人   你一定要记住:无诤   还有很重要的——   心要柔和、要尽量宽恕众生、忍辱。   这个忍辱...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失译人名

那先比丘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那先比丘经卷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惟净等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惟净等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经四卷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并菩萨摩诃萨众俱。是时,佛...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录--未知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录--未知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录 ——苏行三博士述 序 苏居士入佛门后,勇猛精进,广读经论,悲深愿切,诲人不倦,最能以科学理论,善巧方便,浅释佛经。证佛法之万古常新,常乐我净。凡智识青年因其接引入佛...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居士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居士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黄智海居士演述 妙真法师鉴定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白话解释序 苏州灵岩寺释妙真 法华经说·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佛是随顺众生而说法的。诸菩萨四无碍辩中的词无碍辩·便是于诣方言辞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