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思尘论--陈那菩萨

无相思尘论 陈那菩萨造陈三藏真谛译   若说邻虚  是根本因  不似起故   非境如根  识似聚起  不从彼生   聚无有体  譬如二月  由此二义   外物非尘  有说邻虚  聚成万物   识似彼起  故立为尘  邻虚体相   若是实有  识不似故  非境如尘   邻虚若尘  则识无别  若言相异   则识不同  异相在假  故体非真   邻虚体量  众处无别  若除邻虚   万识不起  是故万物  悉是假名   于内尘相  如外而显  立为识尘   识似现故  是识缘缘  随生决定   共立功能  令次第起  二根共生   胜能为根  于识无碍  更互为因   胜能为尘  互生无始   若有人执眼等六识。缘外境起。是人或分别邻虚为境。是识因故。或分别邻虚聚为境。似聚识起故尘者何相。若识能了别其体相。如其体相识起。是故说此名尘。邻虚无此事。若邻虚实是识因譬如五根。是故邻虚非尘。若尔邻虚聚应是境。如聚识起故。虽复如此如其相起。识不从此生。是故聚亦非尘。何以故。若尘能生识。似其体相可信为尘。何以故。可说此尘为识生缘故。聚者则不如此。非实有故。譬如二月由眼根乱。识似二月起二月非。识境界实无有故。聚亦如此。离邻虚无有实体故。聚非识境界。是故外尘。由此二义非识境界。一一分不具故。有诸师说。是邻虚聚集成万物。有多种相具足。立此为境界。何以故。有别相能生证智。非但邻虚及邻虚聚。是故于邻虚及邻虚聚中。有相为六识作境邻虚相者非尘。譬如坚等。邻虚中有坚湿热动触。此物实有非眼识境界。眼识不如其起故。邻虚中万物亦如此。何以故。邻虚者于万物中若生识。是识则无差别。以万物中邻虚无有异故。若汝言由相差别故生识异。瓶等诸物相貌不同。缘此相故起识有异。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此相貌差别。于瓶等假名物中。不无于邻虚。实物中则无邻虚。体量不异故。于万物中邻虚体量。所谓圆细无有差别。是故万物相貌非是实有。是假名有。是假名相者。谓瓶等诸物。若除邻虚。似瓶等识不生故。实物者。若析相应法似实物识不灭。如未析时。于瓶中五尘识生。析竟五尘识亦不灭故。五尘等是实有由此邻虚及聚。万物不能生识。是故外尘非识境界。若尔何法名尘。于内尘相如外显现。是名识尘外尘实无所有。于内识中众生乱心分别故。起六尘分别。此分别如在于外。如此显现。是四缘中名识缘缘。以是识体相故由此识生故。所以者何。是识作内尘相。从内尘生。具二法故。是故内尘名境界。问曰。如尘起识是亦可然。内尘是识一分共一时起。云何得作缘缘。答曰。立缘缘者。识缘此生无有二故。缘者或一时共起。能成余法从他生。决定随逐生不生故。问若次第生所缘能缘相云何。答曰。若因在前果在后。果随因因不随果。若因有果必有。若因无果必无。果随因或有或无。是名因果相。复次为安置功能次第故。立所缘能缘。是似尘识次第起为生。似果起功能生识相续。问曰。若内尘是识。缘缘是缘生。经当云何释经言依根缘色眼识得生。广说如经。答曰。功能体相能共造果。说名为根。问根者体用云何答胜能为体。此体因何法可比度知。有由生自果故。是其胜能可得了别。非有四大色此功能于识中无有妨碍。此功能在识中离识。其体不可显示。如我所立根与汝所立根。同功能为体。此有何异。如此功能及似尘相。更互为因。如此功能及似尘相生从无始来悉尔。依功能说名根缘内尘相名境。是乱识不可言其相。得生此法更互为因亦无有始。何以故。或功能成熟故起似尘识。或似尘识故功能得成。识者或异二或不异二或不可说。如此内尘具二法故可为识境。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十善业道经译文--未知

佛说十善业道经译文--未知

   佛说十善业道经译文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

绿财神咒  注音--未知

绿财神咒 注音--未知

绿财神咒: 嗡 藏巴拉 藏炼札呀 梭哈 wēng . zang bā lā . zang liàn zhá yā . suowa he...

道德经白话文--佚名

道德经白话文--佚名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解释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光阴过得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转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终日随风飘荡,...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我们在此暂时歇息。”于是阿难为佛敷座,世尊坐定后,问诸位比丘:“你们是否想见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行苦行之舍利?”大众...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