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不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在毗卢遮那大会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说本五字陀罗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才诵一遍者。一切如来所说法义修多罗藏。读诵受持等彼功德。毗卢遮那佛。告文殊师利言。随意说之。   尔时文殊师利即说。明曰。   阿啰跛者曩   才说此陀罗尼。一切如来所说法。摄入五字陀罗尼中。能令众生般若波罗蜜多成就。我今当说曼荼罗法。或十四日十五日。选择极清净处作曼茶罗。以瞿摩夷涂地。复以白檀香泥涂之。随意大小。于曼荼罗中。画文殊师利五髻童子形状。身如郁金色。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右手把金刚剑左手把梵夹。坐于月轮中。于月轮四面。周旋书五字陀罗尼。阿阇梨对于此坛。结金刚剑印念诵。时文殊师利加持此阿阇梨。即得无碍辩才。仍为现身。一一解释此陀罗尼甚深义理。时阿阇梨即当礼拜出道场外。为弟子受菩萨戒。即以绯帛覆眼。引入坛场门次而立。时阿阇梨告弟子言。汝今获一切如来般若波罗蜜。自今已后不应向人而说此明。勿令破汝三摩耶法。此陀罗尼极应秘密。阿啰跛者曩者。是满一切愿义。何以故。   阿字者乐欲菩提义。啰字者深着不舍众生义。跛字者第一义谛义。者字者妙行义。曩字者无自性义。乐欲菩提不舍众生。深入第一义谛中行行。修习诸法无有自性。若如是修满一切愿。此诸愿中证如来位及执金刚。不求当得。   我今又说契印曼茶罗。坛中画金刚剑。四面各于本方。画八供养契及四摄契。对于此坛念诵。不久即当成就。   我今又说三摩耶曼荼罗。坛中书五字及八供养四摄种子字。对此坛念诵而作是言。阿字门者诸法本不生。日日念诵。不久一切罪障消灭速得成就。   我今又说羯磨曼荼罗。坛中安般若波罗蜜经卷。日日读诵念诵。以种种供养而供养之。不久即当成就。   我今当说画像法。或白氎绢素等中。画文殊师利菩萨。坐月轮中。轮内周旋书五字。四面画八供养及四摄。如大坛法。对此像前如法念诵而作是言。诸法自性成就。念诵数满五十万遍。即获无尽辩才。如文殊师利菩萨等无有异。飞腾虚空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   又念诵数满一俱胝。离诸苦恼。满二俱胝遍。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三俱胝遍。证悟一切诸三昧门。四俱胝遍获大闻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法于舍利塔四面。周旋右转书五字陀罗尼。绕塔行道念诵勿令断绝。满五落叉遍。   尔时如来及文殊师利执金刚等。于虚空中而现其身仍为说法。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增慧陀罗尼经--施护

增慧陀罗尼经--施护

增慧陀罗尼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大慧菩萨住须弥山顶。尔时诸天子等来诣菩萨。恭敬围绕而为听法。时有菩萨名童子相。合掌恭敬白大慧菩萨。唯愿慈悲为我等...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四卷--求那跋陀罗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四卷--求那跋陀罗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耶舍。聪明利根。极大巨富。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服天冠璎珞。着无价宝屐。其于中夜。与诸妓女。相娱乐已。各还寝息。忽从眠觉。...

佛说苾刍五法经--法天

佛说苾刍五法经--法天

  佛说苾刍五法经   如来应正等觉。在舍卫国。为彼未来观察而住。是时无量诸天及人。知佛世尊是人天师。恭信供养尊重赞叹。利乐名称而得最上。各各奉上名衣妙馔卧具汤药。尔时世尊以利乐故。咸皆受用而无染着...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未知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未知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   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后第六 ...

六组坛经第八卷--慧能大师

六组坛经第八卷--慧能大师

  第八顿渐品   那个时候,六祖大师居住在曹溪的宝林寺,神秀大师居住在荆南的玉泉寺。当时两宗的弘化都很兴盛,人人都称“南能北秀”,所以就有了“南顿北渐”二宗的分别,而一般学者都不了解两宗的宗趣。  ...

金刚经说什么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南怀瑾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