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输卢迦论--瞿昙般若流支

壹输卢迦论一卷 龙树菩萨造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于雒阳译      体自体无常  如是体无体   自体性无体  故说空无常   问曰。以何义故造此一偈论。说何等义破何等人。答曰。为读诵者于广大部生懈倦心。又为聪睿先已广习无量诸论于如来法海义中思惟而生懈倦。于无常自体空不异义中。生异相疑。为断此疑故造斯论。说何义者。今当说。谓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一切法自性自体空。是故无有常。一切诸佛缘觉声闻。于空法中而得出离。非于诸行断常法中而得解脱。偈言。   灭空住有体  则成于常见   若谓后时灭  则成于断见   以此义故。说一切法自体空。诸佛缘觉声闻罗汉。于此义中得利益故。破何等人者。今当说。若有所得人离于诸行。说有无常则非正见。若无常离有为。无常则常犹如虚空。若如是者。则有为无为体无差别。若有为与无为合。无为合故则瓶不可破。若无为与有为合。有为合故则涅槃可坏。若不异者。则一切法不可破坏。如涅槃常非缘生故。若诸行非因缘生。不异虚空涅槃者。则有为法不名无常。若诸行非因缘生。是无常者。则虚空涅槃不名为常。若如是者。则有为无为无有胜法。若无常离有为。犹名无常者。则有为离常。应名为常。但是事不然。若如是者。何等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义不相应。非汝邪思之所能量。是故汝说非为正见。若人有所得。谓过去未来现在法自体成者。当知是人则非正见。何以故。无因生见故。若言未来体非因缘生自体成者。则现在法亦非因缘生自性体成。以未来现在自性平等无差别故。若性平等者。现在有法皆从缘生。未来法何故非缘生。汝今此义为以修多罗说为依义说。说不相应则无理趣。若无理趣则不可信。若未来法无因缘生自性成者。未来之法犹如虚空无有因缘。离因缘故非因缘生。则无实未来体。无未来故现在过去亦无。现在过去无故三世无体。若有体者则是常见无因生故。若佛弟子有所得见。则与外道迦毗罗等无差别。此论非为迦毗罗忧楼迦诸外道等。为汝等辈同见之人故造斯论。向说破何等人。为令汝等有所得人断除邪见故作斯论。一输卢迦偈句义今当释。偈言自体性无常者。自体名有生。有法故名为体。有所得人于此法中心取为体。此法于阴界入中有声缘转。如说一体二体多体。如彼此人一二众多各有自体故名自体。如地水火风坚湿热动各有自性。如是各各自相自体故言自体。有所得人谓生住灭同相者。是义不然。自体性无常故。彼体名有所得人分别故生。是故离诸法无无常体。以自相无常故。如佛告比丘。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以此说故。离法有无常自相者。是事不然。若汝不了云何无常。我今当说。偈言如是体无体故。体无体者。汝所分别无常者。彼无常无体。是故体无体。自性无体故言无体。偈言自体性无体者。离无体更无别体故。言自体无体。若汝意谓离无体而有体者。是义不然。以汝此法非修多罗说故。若谓无体是自体者。是亦不然。以修多罗所不说故。世尊。于何等修多罗中说如此法。于佛世尊修多罗中。都无此义。以非经说故不成就。非大圣修多罗所说之义则不应信。是故非唯言说而得取证。偈言故说空无常者。如调伏三蜜提经中说。佛告三蜜提。眼空无常无不动。无不坏无不变。何以故。性如是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世尊。于此修多罗中说空说无常。以是义故。知诸法空无常。无常无体。是故诸法性自无体则无体义成。若能如是入修多罗义。其义则成。若不入修多罗。其义则坏。以我所说入修多罗。其义则成。是故性自无体其义成就。一输卢迦论一卷。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别。正音云私婆婆。或译为自体体。或译为无法有法。或译为无自性性。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未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布施波罗蜜多,不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不可得故。   “...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未知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未知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宋沙门遵式述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由序 宋天竺寺慈云大师遵式述   余尝见诸处传山门教迹。或当。   大师远忌。追慕修斋。皆阙其修礼之法。今着数偈。略用伸仰。夫内心寂照功成入位...

佛说萨罗国经--失译师名

佛说萨罗国经--失译师名

佛说萨罗国经一卷 开元附东晋录失译师名      昔有大国名曰萨罗。土地广博严净之处。中多人民富乐炽盛。工黠妍雅好盛文饰。多出珍宝五色玄黄。城郭楼阁街巷门室。金银错涂方圆净好。绕城浴池中生莲华。凫雁鸳...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法贤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法贤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喏嚩迦仙人忽作是念。世间众生皆从女人而生其身。而彼女人从初怀孕至满十月。或复延胎至十二月方始产生。或于中间有其病患。...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一至一百六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一至一百六十--玄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第一百四十一卷~第一百六十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一 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五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

寿康宝鉴--未知

寿康宝鉴--未知

寿康宝鉴原文   印光大师增订   寿康宝鉴前言与序言   第一章 不可录重刻   第二章 不可录敦伦理序   第三章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第四章 训饬士子戒淫文   第五章 戒淫圣训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