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净慧法师: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不知从何说起。在无说当中,也还是要说一点,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点点认识。

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

  赵州和尚生于中唐,圆寂于晚唐。他本名从谂,俗家姓郝,是山东人。他生于公元778年,卒年是897年,住世一百二十岁。赵州和尚就像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一样,童真入道,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

  他在做沙弥的时候就参访行脚,从山东行脚到安徽的南泉院,就是现在的池州市,那里有马祖的大弟子,叫普愿禅师。普愿禅师是马祖八十几个大弟子中最著名的弟子之一,马祖的师父是南岳,南岳的师父就是六祖,所以说赵州和尚是六祖以后的第四代。

  赵州和尚到了南泉瑞像院,就去参拜那里的方丈和尚。当时并不叫方丈和尚,而是叫老师。那里的老师就是普愿禅师。赵州和尚是一位再来人,有很高深的智慧,从小的时候就对佛法有很真切的理解。他去参拜普愿禅师的时候,就来了一个机锋。

  当时,普愿禅师正躺着休息,看到来了一个小沙弥,普愿禅师问:近离什么处?赵州和尚说:瑞像院。

  普愿禅师又问:还见瑞像吗?赵州和尚道 :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

  普愿听到小和尚开口不凡,马上坐起来,问道:你这个小和尚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赵州和尚说 :我是有主沙弥。

  普愿继续问:哪个是你的主?赵州和尚答道: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

  表面上是说,冬季寒冷,希望你和尚好好珍视身体。实际的意思是,已经叫你和尚了,那你就是我的师父,你就是我的主了。普愿和尚听赵州这么一说,很是惊讶,觉得这个小沙弥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就特别器重他。

  过了些时候,赵州和尚去问法。当时禅宗的和尚并没有殿堂的佛事,自己在那里参学,每天有一次上堂的活动,那是真刀真枪。什么叫真刀真枪?就是要说出自己的见地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问要问到点子上,答也要答到点子上,而不是一些老问题;即使是老问题, 也要有新的答案。当时普愿正在上堂,赵州和尚就向普愿提一个问题:什么是道?普愿说: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进一步问:既然说平常心是道,还可趣向否?就是说能否接近它,能否靠拢它?普愿说:拟向即乖。就是说你想向它走去就不对了。道就在目前,你向哪里去呢?你越想接近它,你可能离道就越远,因为道就在平常的日用中嘛!

  赵州在普愿这样的答话之下,当下就开悟了,就好像一下子把窗户纸捅破了,窗外的青山绿水看得清清楚楚。从这点看,赵州和尚真是一位善根睿智、来历不凡的人物。

  赵州和尚就是因为平常心是道这句话而开悟的, 所以这就成为他平生修行的一个主要思想。他说:百岁老翁如果不会的话,我可以教他;七岁的孩子如果他比我强,我可以向他请教。

  正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他在外行脚参方五十多年,当时所有的大禅师,他几乎都访问过。赵州和尚的语录有五百多条,就是记载他行脚参方、接引学人的言论。

  平常心是道,可以说是赵州和尚或者说是赵州禅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也是有源远流长的传承关系的, 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达磨祖师那里,在《六祖坛经》里边也体现得非常清楚;特别是到了马祖,他把平常心是道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

  在马祖的语录里边,有很多就是讲平常心是道这一思想的。其中有一段就说:道是不可染污的,道无处不在,道不远人。还说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平常心是绝对远离二边分别对立的,说圣是平常心不对, 说凡是平常心也不对,它是离开了圣,也离开了凡,没有圣凡的执著,那种心态才是平常心。并且他说:平常心就是菩萨心。什么是菩萨心?非凡夫心,非圣贤心,是菩萨心。

  我们学教的人都说菩萨是圣人,而禅宗的思想是身为凡人是圣人。也就是说,圣也好,凡也好,都不是菩萨。扫除了一切的分别执著、对错妄想、短长取舍, 多种的对立都扫除了,那才是平常心。

  所以平常心的层次是很高很高的,如果你真正把握了平常心,你这个人就成就了。真正把握了平常心,天堂、地狱都一样。但是平常心容易把握吗?这是最高的境界,这是最高的佛法,这是最彻底的佛法,真正把我们从分别、对待、执著中引向一个最超越、最完美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的忏悔

佛陀的忏悔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祗园精舍的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

释慧如的故事 地狱罪苦

释慧如的故事 地狱罪苦

  释慧如的故事  京城长安真寂寺有位出家人,名叫慧如,年少时候精进勤奋的修苦行。师承信行法师,信行法师圆寂后,慧如仍奉行老师的教诲。  隋朝大业中期,慧如坐禅修定,端坐七天,巍然不动,大家都十分...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  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  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等多位尊者,也都各自带领着许多比丘经行,法喜充满...

《百业经》:(56)商主之子 粪污独觉丑相臭气

《百业经》:(56)商主之子 粪污独觉丑相臭气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