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净慧法师: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不知从何说起。在无说当中,也还是要说一点,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点点认识。

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

  赵州和尚生于中唐,圆寂于晚唐。他本名从谂,俗家姓郝,是山东人。他生于公元778年,卒年是897年,住世一百二十岁。赵州和尚就像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一样,童真入道,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

  他在做沙弥的时候就参访行脚,从山东行脚到安徽的南泉院,就是现在的池州市,那里有马祖的大弟子,叫普愿禅师。普愿禅师是马祖八十几个大弟子中最著名的弟子之一,马祖的师父是南岳,南岳的师父就是六祖,所以说赵州和尚是六祖以后的第四代。

  赵州和尚到了南泉瑞像院,就去参拜那里的方丈和尚。当时并不叫方丈和尚,而是叫老师。那里的老师就是普愿禅师。赵州和尚是一位再来人,有很高深的智慧,从小的时候就对佛法有很真切的理解。他去参拜普愿禅师的时候,就来了一个机锋。

  当时,普愿禅师正躺着休息,看到来了一个小沙弥,普愿禅师问:近离什么处?赵州和尚说:瑞像院。

  普愿禅师又问:还见瑞像吗?赵州和尚道 :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

  普愿听到小和尚开口不凡,马上坐起来,问道:你这个小和尚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赵州和尚说 :我是有主沙弥。

  普愿继续问:哪个是你的主?赵州和尚答道: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

  表面上是说,冬季寒冷,希望你和尚好好珍视身体。实际的意思是,已经叫你和尚了,那你就是我的师父,你就是我的主了。普愿和尚听赵州这么一说,很是惊讶,觉得这个小沙弥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就特别器重他。

  过了些时候,赵州和尚去问法。当时禅宗的和尚并没有殿堂的佛事,自己在那里参学,每天有一次上堂的活动,那是真刀真枪。什么叫真刀真枪?就是要说出自己的见地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问要问到点子上,答也要答到点子上,而不是一些老问题;即使是老问题, 也要有新的答案。当时普愿正在上堂,赵州和尚就向普愿提一个问题:什么是道?普愿说: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进一步问:既然说平常心是道,还可趣向否?就是说能否接近它,能否靠拢它?普愿说:拟向即乖。就是说你想向它走去就不对了。道就在目前,你向哪里去呢?你越想接近它,你可能离道就越远,因为道就在平常的日用中嘛!

  赵州在普愿这样的答话之下,当下就开悟了,就好像一下子把窗户纸捅破了,窗外的青山绿水看得清清楚楚。从这点看,赵州和尚真是一位善根睿智、来历不凡的人物。

  赵州和尚就是因为平常心是道这句话而开悟的, 所以这就成为他平生修行的一个主要思想。他说:百岁老翁如果不会的话,我可以教他;七岁的孩子如果他比我强,我可以向他请教。

  正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他在外行脚参方五十多年,当时所有的大禅师,他几乎都访问过。赵州和尚的语录有五百多条,就是记载他行脚参方、接引学人的言论。

  平常心是道,可以说是赵州和尚或者说是赵州禅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也是有源远流长的传承关系的, 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达磨祖师那里,在《六祖坛经》里边也体现得非常清楚;特别是到了马祖,他把平常心是道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

  在马祖的语录里边,有很多就是讲平常心是道这一思想的。其中有一段就说:道是不可染污的,道无处不在,道不远人。还说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平常心是绝对远离二边分别对立的,说圣是平常心不对, 说凡是平常心也不对,它是离开了圣,也离开了凡,没有圣凡的执著,那种心态才是平常心。并且他说:平常心就是菩萨心。什么是菩萨心?非凡夫心,非圣贤心,是菩萨心。

  我们学教的人都说菩萨是圣人,而禅宗的思想是身为凡人是圣人。也就是说,圣也好,凡也好,都不是菩萨。扫除了一切的分别执著、对错妄想、短长取舍, 多种的对立都扫除了,那才是平常心。

  所以平常心的层次是很高很高的,如果你真正把握了平常心,你这个人就成就了。真正把握了平常心,天堂、地狱都一样。但是平常心容易把握吗?这是最高的境界,这是最高的佛法,这是最彻底的佛法,真正把我们从分别、对待、执著中引向一个最超越、最完美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点我:

相关文章

御马三法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  有一天,一个训练马的调马师带着诚恳的心来请求佛陀指示他的迷津。佛陀明白他的身...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全国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舍卫国的国王感觉惶惶不安,赶紧召集群臣、占卜师询问原因,与...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边,清泉徐流,犹如一条蓝带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