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受岁经--竺法护

佛说受岁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只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俱受岁。彼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诸贤。比丘受岁者。君当说君当教授。君当教诫君当爱念。谓第一故。何以故诸贤。或有人反戾难教与恶法俱。谓梵行者。亦不说亦不教授亦不教诫亦不爱念。彼人谓第一故。云何诸贤。反戾难教。谓梵行与俱者。亦不说亦不教授。亦不教诫亦不爱念。彼人谓第一故。此诸贤。或一人恶求与恶求俱。诸贤。谓彼人恶求与恶求俱者。此法反戾难教。如是染欲嗔恨悭嫉不舍谀谄幻。无羞无耻恚结口言恚结。比丘语已还报其言。比丘语已向多人说。比丘语已而诽说。各各有所说。而外说之嗔恨结。而广与恶知识俱与恶伴俱。不知恩润不知反复。诸贤。谓彼人不知恩润无反复者。此反戾难教。是为诸贤反戾难教法。谓梵行与俱者。亦不说亦不教授。亦不教诫亦不爱念。彼人谓第一故。此诸贤。比丘当自思量。诸贤。谓彼人者。恶求与恶求俱。是我所不念。我若恶求与恶求俱。他亦不念我。比丘作等观当莫恶求。当作是学。如是染欲嗔恨悭嫉。不舍谀谄幻。无羞无耻恚结口言恚结。比丘语已还报其言。比丘语已向多人说。比丘语已而诽说。各各有所说。而外说之嗔恨。而广与恶知识俱与恶伴俱。不知恩润不知反复。诸贤。谓彼人不恩润无反复者。我所不爱。我若不恩润。无反复者他亦不念我。比丘当等观。当莫为无反复。当学诸贤。若比丘未受岁。君说君当教授。君当教诫君当爱念。谓第一故。何以故。诸贤。或有人无反戾与教法俱。谓梵行与俱者当为说。当为教授。当为教诫爱念。彼人谓第一故。云何诸贤无反戾与教法俱。谓梵行与俱者。当为说当为教授。当为教诫爱念。彼人谓第一故。此诸贤。或一人无恶求不与恶求俱。谓诸贤。彼人无恶求不与恶求俱者。此法无反戾如是不染欲。不嗔恨不悭嫉。不谀谄幻。不无羞不无耻无恚结。口不言恚结。比丘语已不还报言。比丘语已不向多人说。比丘语已不诽说。各各有所说不外之。不嗔恨而广之。不与恶知识俱不与恶伴俱。不无恩润不无反复。诸贤。谓彼人此与教法俱。是为诸贤不反戾与教法俱。梵行与俱者。当为说当为教授。当为教诫爱念。彼人为第一故。此诸贤。比丘当自思量。诸贤。谓彼人无恶求不与恶求俱者。是我所念。我若无恶求不与恶求俱者。他亦念我。比丘作等观当莫恶求。当作是学。如是不染欲不嗔恨不悭嫉不舍不谀谄幻。不无羞无耻。无恚结口不言恚结。比丘语已不还报言。比丘语已不向多人说。比丘语已不诽说。各各有所说不外之。不嗔恨而广之。不与恶知识俱不与恶伴俱。不无恩润不无反复。诸贤。彼人不无恩润不无反复者。我所爱念。我若不无恩润。不无反复者。他亦爱念。我比丘作等观。不无恩润不无反复。当作是学。此诸贤。比丘观已多有所益。我为住恶求与恶求俱。当不恶求与恶求俱。此诸贤比丘观而知。我住恶求与恶求俱。彼当不喜悦。彼便进欲止。此诸贤。比丘观而知。我当不住恶求与恶求俱。彼便喜悦清净白。佛世尊境界行。见已乐行。犹若诸贤。有眼之士持极净镜自用观面。此诸贤。有眼之士自见面尘垢便不喜悦。彼便进欲除此垢。诸贤。有眼之士不自见面有尘垢。彼便悦喜清净。自见已乐行。如是诸贤。比丘观而知。我为住恶求与恶求俱。彼进欲止。此诸贤。比丘观而知。我当不住恶求不与恶求俱。彼便喜悦清净白。佛世尊境界住。见已乐行。如是住染欲。不住不染欲。如是住嗔恨。不住不嗔恨。如是住悭嫉不舍。不住不悭嫉不舍。如是住谀谄幻。不住不谀谄幻。如是住无羞无耻。不住不无羞不无耻。如是住恚结口言恚结。不住不恚结口言恚结。比丘语已还报其言。不住比丘语已不还报。比丘语已向多人说。不住比丘语已不向多人说。比丘语已而诽说。不住比丘语已不诽说。各各有所说而外说之。不住各各所说不外说之。嗔恨不住不嗔恨。而广与恶知识俱与恶伴俱。不住不与恶知识俱。不与恶伴俱。不知恩润不知反复。不住不无恩润不无反复。此诸贤。比丘观而知。我住不知恩润不知反复。彼便不喜悦。彼便进欲止。此诸贤。比丘观而知。我住不无恩润。住不无反复。彼便喜悦清净白。佛世尊境界行。自见已乐行。犹若诸贤有眼之士持清净镜自照面。此诸贤。有眼之士自见面有尘垢。彼便不喜悦便进欲止。此诸贤。此有眼之士。不自见面有尘垢。彼即喜悦清净。自见已乐行。如是诸贤。比丘观而知。住不恩润反复。彼便不喜悦即进欲止。此诸贤。比丘观而知。当我住不无恩润不无反复。彼便喜悦清净白。佛世尊境界行。自见已乐行。乐行已悦喜。悦喜已身信行身信行已知安乐。安乐已意定。意定已知如真见如真。知见如真已无厌。无厌已无染。无染已解脱。解脱已得解脱知。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知如真。   贤者目揵连如是说。彼诸比丘闻尊者目揵连所说。欢喜而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 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明高僧传叙   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楞严经共修仪轨--佚名

楞严经共修仪轨--佚名

《楞严经》共修仪轨(寺院版) 一、起香仪式: 1点板礼佛(如果没有法器,就三拜后,问讯即可) 2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

大宝积经论第一卷--菩提留支

大宝积经论第一卷--菩提留支

  第一卷大宝积经论   归命世间救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我释宝积经   庄严十六种真实微妙义   欲令法久住自利利他故   问曰。汝欲释宝积经。应先释此法。问以何义故。名为宝积。答曰。...

佛说阿难同学经--安世高

佛说阿难同学经--安世高

  佛说阿难同学经(出增一阿含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有比丘名掘多。是尊者阿难。少小同学。甚爱敬念亲昵。未曾恚怒。然不乐修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