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一卷 宋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王波斯匿乘羽[羽*包]车群臣围绕。出舍卫城。便往园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欲听说法。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有四人出现世间。云何为四。或复有人先丑而后妙。或复有人先妙而后丑。或复有人先丑后丑。或复有人先妙后妙。云何人先丑后妙。或复有人生卑贱家。若旃陀罗家。若魁脍家。若工巧家。若剔须发家贫穷家。无谷米处食不充口。虽复得食臭秽弊恶。生如此家颜色丑弊。人不喜见为人轻蔑。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彼已身修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若见沙门婆罗门已便起谦卑意。承事恭敬不失时节。若见供养者。见已便欢喜踊跃。命终时生善处天上譬如有人从地至小床。从小床至大床。从大床至马。从马至象从象至大讲堂。以是故我说此人先丑后妙。如是彼人先丑后妙。云何人先妙后丑。若有人生豪尊家。或刹利大姓家。婆罗门大姓家。或长者大姓家。或王家。或太子家。或大臣家及诸大家。颜色端正无有比。色如桃花。彼人便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彼若见沙门婆罗门诸长宿。彼见已无恭敬心亦不礼事。亦不与言论。彼若见供养者。见已便起嫉妒心。此是邪见。犹豫见所摄此便有邪见。无施亦无福亦无受者。亦无善恶行。亦无今世后世。无父无母。世无阿罗汉等修妙行者疾得证通而娱乐中。彼以有此成就恶邪见。若命终时生三恶趣狱中。犹如彼人从讲堂转下至象项。从象至马。从马至大床。从大床至小床。从小床首足堕地。由是故我说彼人先妙后丑。如是彼人先妙后丑。彼云何人先丑后丑。或有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家。或魁脍家。或工巧家。或剔须发家。及余贫贱无有饮食。虽复得食臭秽难尝。生如此家。彼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彼已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若见沙门婆罗门诸尊长者。亦不恭敬亦不礼事。亦不与共言论。彼是邪见与犹豫见相应。彼便有是见。无施无福亦无受者。亦无善恶行报。亦无今世后世。无父无母。世无沙门婆罗门等行业者。无阿罗汉于今世后世疾得证通娱乐其中。彼与恶见相应。命终时生三趣入地狱中。譬如人从冥至冥从暗至暗。由是故说此人先丑后丑。如是彼人先丑后丑。彼云何人先妙后妙。若有人生豪尊家。生刹利大姓家。或婆罗门大姓家。或长者大姓家。或王家。或太子家。大臣家。极富饶财多宝。彼人极端正无比。色如桃华。彼身修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彼身已修善行。口已修善行。意已修善行。彼若见沙门婆罗门诸尊长者。若见便恭敬礼事供养供给。若见有人来供养承事礼敬。便发欢喜。彼与等见相应无颠倒相。彼有是见。有施有福有受者。有善恶行。有今世后世。有父有母。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梵行者。阿罗汉于今世后世疾得证通娱乐其中。彼已成就善见。命终时生天上譬如人从讲堂至讲堂从观至观。游一宫殿至一宫殿。由是故我说彼人先妙后妙。如是彼人先妙后妙。如是大王。有四人出现于世。尔时世尊便说偈言。   大王人贫贱  得信好布施   见沙门梵志  及诸乞求者   承事礼恭敬  等修诸善业   见施常欢喜  乞者亦惠施   是施微妙业  更不受瑕秽   如是王此人  彼临命终时   生三十三天  先丑而后妙   大王人有财  无信怀嫉妒   常欲行非行  邪见无有师   见沙门梵志  及诸乞求者   诽谤常骂詈  悭贪如无财   见施往遏绝  乞者不惠施   彼命非妙业  彼人受瑕秽   如是王此人  临欲命终时   必生入地狱  先妙而后丑   大王人贫贱  无信悭贪心   常欲行非行  邪见无有师   见沙门梵志  及诸乞求者   诽谤常骂詈  悭贪言无财   见施而遏绝  乞者不惠施   彼命非妙业  彼人受瑕秽   如是王此人  临欲命终时   必生入地狱  先丑而后丑   大王人饶财  好信常布施   见沙门梵志  及诸乞求者   承事礼恭敬  等修诸善业   见施常欢喜  乞者亦惠施   是世微妙业  更不受瑕秽   如是王此人  临欲命终时   生三十三天  先妙而后妙   是故大王。当作是学。如是大王。当作是学。先妙而后妙。莫学先丑而后丑。如是大王。当作是学。   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宝积经  卷二十一至三十--未知

大宝积经 卷二十一至三十--未知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一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悉从种种佛刹来集。尔时,世尊无量百千众所围绕,供养恭敬。   ...

历代三宝纪--未知

历代三宝纪--未知

历代三宝纪 隋翻经学士臣费长房撰 开皇三宝录表   臣房言。臣闻有功于国史录其勋。有政于民碑传其德。况如来大圣化洽无穷而不垂美。百王流芳千载者也。臣窃寻览。自汉魏已来代有翻译。而录目星散经多失源。世罕...

永明心赋注第一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第一卷--明寿禅师

  心赋注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觉王同禀。   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经颂云。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问。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未知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未知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明    ——温光熹居士著    目录:   一、开门的钥匙   二、观世音菩萨救苦的来历和我们摆在门前的一些问题   三、受持普门品应该知道的两个重点   四、普门品内究竟...

说遗日摩尼宝经--支娄迦谶

说遗日摩尼宝经--支娄迦谶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二千人。   尔时,佛语摩诃迦葉比丘言:“菩萨有四事法,智慧为减。何等为四事?一者、不敬经不...

持世经--鸠摩罗什

持世经--鸠摩罗什

持世经四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持世经卷第一 一名佛说法印品经 四利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僧俱。尔时世尊与若干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会中有菩萨摩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