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缘本致经--失译人名

佛说缘本致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爱讱深有荣色未起为缠没住亦有本栽。非无缘致爱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为受不明观解。是名痴本。   痴缘所生亦为有本。何等为本。眩曜色声五盖驰惑。斯生痴本矣。   五盖蔽冥致影沉吟亦为有本。何等为本。三恶种牵斯谓为本。   三恶栽习亦为有本。何等为本。不摄根识斯亦为本。   不摄根识缘致有本。何等为本。谓非所应念专候不已。斯谓本也。非应所念。亦从本缘不为无本。何等为本。不从正信迷于所向。斯谓本也。不信从谬亦有缘致。非为无本。何等为本。恶师所引非法听受。斯谓为本。非正失听亦有缘本。何等为本。违背贤圣英[仁-二+(隹/乃)]之聚。斯谓为本。   乖错贤[仁-二+(隹/乃)]缘致违背亦。为有本。何等为本。失于戴仰虚心集乐。斯谓本矣。如是比丘。夫失贤众清高之聚。身口意行视听惑满。胸心闭塞矣。以非法见信向毁矣。正道负背则邪见增。邪见增则内摄丧。内摄丧则三恶兴恣。三恶兴恣则五盖盈满。五盖盈满则痴本足。痴本足则爱受盛。以斯转种增着猗有尘染无际矣。   度世明慧升于脱要。亦为有本。何谓度世智慧解脱之本。七觉法妙。谓为致本。   七觉镜照亦为有本。何等为本。谓四意止。斯则觉本。四意静止由从有本。非无有本。其义焉在。谓清净洁妙。其行在三。   三清净行亦为有本。非无有本。本义为何。谓守摄诸根。斯则为本。   守摄诸根亦为有本。非无有本。本义为何。谓镜鉴玄照。斯为本念矣。   本念照往亦为有本。缘致入正。何等为本。本念造胜。谓之树信。   信亦有本不为无本。何等信本。谓多闻经道次第典要。斯谓为本。   闻于经法亦为有本不为无本。何等闻法。谓贤行澄清业真者也。   贤者清净。亦为有本。何等为本。谓[仁-二+(隹/乃)]行清真洁白之聚。   如是比丘。贤者集胜依附明哲。奉事多闻能致信本。信本已立便得正念。正念已树守摄诸根。根守已建登三行净。已三清净便四意止。四意止立便七觉意。七觉意成立。是即无为解脱度世。佛说如是。弟子受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失译师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失译师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卷 失译师名今附三秦录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   佛陀者。秦言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生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知能得一切说。问曰。...

佛说善生子经--支法度

佛说善生子经--支法度

佛说善生子经一卷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敕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他日殒命。子乃敬送供养丧事讫毕。辄早起沐浴。着新衣。之...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二十一至三十--僧伽提婆共竺佛念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二十一至三十--僧伽提婆共竺佛念

阿毗昙八犍度论 卷二十一至三十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 根犍度第六   二十二根有  更乐始心等 始发鱼因缘 阿毗昙根跋渠第一 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

四分律   卷四一至五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 卷四一至五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第四十一卷 第三分衣揵度法之三 尔时舍卫国。有多知识比丘死。有多僧伽蓝。多有属僧伽蓝园田果树。有多别房多属别房物。有多铜瓶铜盆斧凿灯台。多诸重物。多有绳床木床卧褥坐褥枕。多畜伊梨延陀耄罗耄...

佛说摩尼罗亶经--竺昙无兰

佛说摩尼罗亶经--竺昙无兰

佛说摩尼罗亶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第二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摩诃比丘僧。说摩尼罗亶经。佛问阿难言。天下人民得不安隐用何等故。用天下万民多有疾病者病痛者用何等故。用出...

佛说大乘智印经--智吉祥等

佛说大乘智印经--智吉祥等

佛说大乘智印经五卷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诏译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还迦兰陀林。食时食已结跏趺坐。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百万人俱。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