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母子经--义净

五母子经一卷 吴优婆塞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禁。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弃家去作沙门。随师在山中。从师学法。精进不懈。年八岁。便得四通。一者眼能彻视。二者耳能彻听。三者能飞行变化。四者自知宿命。所从来生。坐自思念。即见先世宿命所更。为五母作子。时即还自笑。师问言。若何以笑。我是山间无倡乐歌舞。用何等故笑。沙弥言。我不敢笑。师自视我。一身有五母。皆为我昼夜啼哭感伤愁毒。常言念子未曾忽忘。我自念一身愁毒五家。用是故笑耳。不敢笑师。我为第一母作子时。比邻有与我同时生者。我死后同日生者。出入行步。我母见之。便言我子在者。亦当出入行步。如是即愁忧感痛念我。复为第二母作子。生不久复死。我母见人有乳养子者。便感痛念我。愁忧啼哭我。复为第三母作子。不久复死。我母临饭泪出。念我言。子在者当与我共饭。为那弃我死去。便愁忧念我。复为第四母作子。不久复死。我同时等辈娉娶者。母即复念我言。子不死今亦当复娶妇。复啼哭愁感我。复为第五。今见在母作子。舍家学道。母日啼哭言。我亡子不知所在。饥寒生死。不复相见。忼忾悲痛念我。今五母共会。各言亡子。相对啼哭。我念一人魂神。为五母作子。令五母啼哭念我。我用是故笑耳。世间人不知。有后世生。但言死耳。人作善自得其福。作恶自得其殃。人在世间。喜怒自恣。无所畏恶。后苦痛不可言。入恶道中。悔无所及。我厌世间故。去父母求道。我视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代其恐怖。我得师恩。受佛经戒。今以度脱。我念是五母。不能得脱。反忧我故身。我所愿者。皆已竟。世间人展转相忧哭。无休止时。身但作土耳。魂神空去。随其施行。不能自断拔其根株。便可得脱。但日积恶是痴所为我今不复与生死同伍。如人不种但当泥洹。泥洹快乐。为师说是语。前作礼已。便飞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威德陀罗尼经--阇那崛多

大威德陀罗尼经--阇那崛多

大威德陀罗尼经 隋北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大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四部大...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佛门映像268  编辑制作:定静工作室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4.善恶果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

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

分别经--竺法护

分别经--竺法护

分别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晨朝整服。俨然而坐。佛语阿难。告诸比丘。皆寂静明听。今当为汝说人生受苦。阿难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白佛言。愿乐欲...

佛说须达经--求那毗地

佛说须达经--求那毗地

佛说须达经一卷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须达居士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须达居士却坐一面已。世尊告曰。颇有居士在家施与不。唯世尊。在家有...

布施教训:下人代国王布施,福报竟然比国王还大!

布施教训:下人代国王布施,福报竟然比国王还大!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王相应品蜱肆经第十四  白话翻译:  前文讲述“蜱肆王”不信有前世后世,不信因果,不信善恶报应。后来经过与尊者鸠摩罗迦叶辩论,才认识到自己的邪见,感叹佛法的精深,对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