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师经--支谦

佛说八师经一卷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巍巍堂堂。犹星中月。神智妙达。众圣中王。诸天所不逮。黎民所不闻。愿开盲冥。释其愚痴。所事何师。以致斯尊。天尊叹曰。快哉斯问。开发大行。吾前世师。其名难数。吾今自然神耀得道。非有师也。然有八师。从明得之刑戮。或为王法。所见诛治。灭及门族。死入地狱。烧煮搒掠万毒皆更。求死不得。罪竟乃出。或为饿鬼。或为畜生。屠割剥裂。死辄更刃。魂神展转。更相残贼。吾见杀者。其罪如此。不敢复杀。是吾一师。佛时颂曰。   杀者心不仁  强弱相伤残   杀生当过生  结积累劫怨   受罪短命死  惊怖遭暴患   吾用畏是故  慈心伏魔宫   佛言。二谓盗窃。强劫人财。或为财主。刀杖加刑。应时瓦解。或为王法。收系着狱。拷掠榜笞。五毒并至。戮之都市。宗门灰灭。死入地狱。以手捧火。洋铜沃口。求死不得。罪竟乃出。当为饿鬼。意欲饮水。水化为脓。所欲食物。物化成炭。身常负重。众恼自随。或为畜生。死辄更刃。以肉供人。偿其宿债。吾见盗者。其罪如此。不敢复盗。是吾二师。佛时颂曰。   盗者不与取  劫窃人财宝   亡者无多少  忿恚怀忧恼   死受六畜身  偿其宿债负   吾用畏是故  弃家行学道   佛言。三谓邪淫。犯人妇女。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刑。或为王法。收系着狱。酷毒掠治。戮之都市。死入地狱。卧之铁床。或抱铜柱。狱鬼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更畜生。若复为人。闺门淫乱。违佛远法。不亲贤众。常怀恐怖。多危少安。吾见是故。不敢邪淫。是吾三师。佛时颂曰。   淫为不净行  迷惑失正道   精神魂魄驰  伤命而早夭   受罪顽痴荒  死复堕恶道   吾用畏是故  弃家乐林薮   佛言。四谓恶口两舌妄言绮语。谮入无罪。谤毁三尊。舌致捶杖。亦致灭门。死入地狱。狱中鬼神。拔出其舌。以牛犁之。洋铜灌口。求死不得。罪毕乃出。当为畜生。恒食草棘。若后为人。言不见信。口中恒臭。多逢谮谤。骂詈之声。卧辄恶梦。有口不能得含佛经之至味。吾见是故。不敢恶口。是吾四师。佛时颂曰。   欺者有四过  谗佞伤良贞   受罪痴聋盲  蹇吃口臭腥   痴狂不能言  死入拔舌囹   吾修四净口  自致八音声   佛言。五谓嗜酒。酒为毒气。主成诸恶。王道毁仁泽灭。臣慢上忠。敬朽父。失礼母。失慈子。凶逆孝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诤财产耗。亡国危身。无不由之。酒之乱道三十有六。吾见是故。绝酒不饮。是吾五师。佛时颂曰。   醉者为不孝  怨祸从内生   迷惑清高士  乱德败淑贞   吾故不饮酒  慈心济群生   净慧度八难  自致觉道成   佛言。六谓年老。夫老之为苦。头白齿落。目视[梳-木+目][梳-木+目]。耳听不聪。盛去衰至。皮缓面皱。百节痛疼。行步苦极。坐起呻吟。忧悲恼苦。识神转灭。便旋即忘。命日促尽。言之流涕。吾见无常。灾变如斯。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六师。佛时颂曰。   吾念世无常  人生要当老   盛去日衰羸  形枯而白首   忧劳百病生  坐起愁痛恼   吾用畏是故  弃家行学道   佛言。七谓病瘦。肉尽骨立。百节皆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卧须人。口燥唇燋。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音。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今睹世人。年盛力壮。华邑暐晔。福尽罪至。无常百变。吾睹斯患。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七师。佛时颂曰。   念人衰老时  百病同时生   水消而火灭  刀风解其形   骨离筋脉绝  大命要当倾   吾用畏是故  求道愿不生   佛言。八谓人死。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神不安。风去息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矣。身体挺直。无所复知。旬日之间。肉坏血流。膖胀烂臭。无一可取。身中有虫。还食其肉。筋脉烂尽。骨节解散。髑髅异处。脊胁肩臂。[月*坒]胫足指。各自异处。飞鸟走兽。竞来食之。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贫富贵贱。无免此患。吾见斯变。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八师。佛时颂曰。   我惟老病死  三界之大患   福尽而命终  气绝于黄泉   身烂还为土  魂魄随因缘   吾用畏是故  学道升泥洹   于是梵志闻佛所说。心开意解。即得道迹。前受五戒。为清信士。不杀不盗不淫不欺。奉孝不醉。欢喜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未知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未知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始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行迎佛。遥见世尊心中踊跃。极大欢喜止车下步。罢却左右傍...

国师谎称不吃饭,王子巧计使其泄露马脚

国师谎称不吃饭,王子巧计使其泄露马脚

  讲好佛教自己的故事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如果用佛法的标准:无常、无我、解脱和诸法空相这样的内容,赋予自己担当责任和良知,去讲好佛教的故事,就一定会理直气壮! 一个国师不吃饭的故事   佛经里...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遂远离人群,住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山林中采来的野果...

放光般若经第十九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九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九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形品第八十一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行十八空。不具足菩...

无心之过,是可以被原谅的

无心之过,是可以被原谅的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著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

佛说法身经--法贤

佛说法身经--法贤

佛说法身经 宋三藏法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诸佛如来有二种身。皆具河沙功德。何等为二。所谓化身法身。而化身者。示从父母所生。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以智慧眼普观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