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木槵经--失译人名

佛说木槵经一卷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阇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唯愿世尊。特垂慈愍。赐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来世中。远离众苦。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信还启王。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应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长沦苦海。如来当现。我身为我说法。愿乐迫心。三日不食。佛即应形。与诸眷属。来其宫内。而告王曰。莎斗比丘。诵三宝名。经历十岁。得成斯陀含果。渐次习行。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王闻是已。倍复修行。佛告阿难。何况能诵三宝名。经历万数。但能闻此人名。生一念随喜者。未来生处。常闻十善。说是法时。大众欢喜。皆愿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八正道经--安世高

佛说八正道经--安世高

  佛说八正道经一卷   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我说邪道亦说正道。何等为邪道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是为道八邪行。...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菩提流志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菩提流志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 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马胜.大名有贤.无垢.须跋...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佛教{观世音菩萨}故事 : 梵音洞中观圣像  凡来普陀洛迦朝山进香者大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是“干处祈求千处应”的菩萨。法华经上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说只要我...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宣化上人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宣化上人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宣化上人   前言   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在中国,与《法华经》、《华严经》,及《大般若经》齐名,同受重视,广泛流通,并得朝廷的...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法颖法师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法颖法师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   大德尼僧听。冬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   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

八大圆觉经 讲记--未知

八大圆觉经 讲记--未知

   八大人觉经 讲记 ——净空法师讲述 关於讲经,古来大德们的规矩,在没有讲经文以前,都是依照隋朝智者大师所创立的「五重玄义」,或者贤首宗的「十门开启」,先讲解大意。但是,这种讲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