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义净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南谟曷喇怛娜怛喇夜(引)也(一)南谟阿离耶跋卢吉羝说啰(引)也(二)菩提萨埵(引)也(三)莫诃萨埵(引)也(四)南谟健陀(引)罗曷啰社(引)也(五)菩提萨埵(引)也(六)莫诃萨埵(引)也(七)伊只[打-丁+致](八)弥只[打-丁+致](九)汉底(丁里反十)曼底(十一)萨婆頞他(上十二)娑(引)弹儞(十三)迦利沙般拏(引十四)地钵谜(引十五)钵唎拽叱(十六)莎(引)诃(十七)   此陀罗尼先。须志心诵十万遍。然于观世音像前。作四肘方坛。取花等名香供养。夜用净牛苏然灯。莫令断明。其夜半咒师须起。着净洁衣应好庄束。像前诵此陀罗尼一千八遍。至晓须了不得惛睡。其日咒师自有人送钱财等物。更若别求大事。须画香王菩萨于绢帛上其画匠不得过中食。须受八斋戒。其画像法任其大小。身肉皆白面貌端正头戴天冠颈有璎珞。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于五道众生。手下并画黑鬼三五个。左臂屈肘手当左奶。以把莲花。其花从脚下莲华生出其花白红色。足下莲华亦白红色。项背圆光。上有伞盖。五色锦绮以为衣服。两重珠条络于髆上。一赤色一黄色。其像当日须成。不得用皮胶。像前烧香诵十万遍一日一夜不食。先须作一大水方坛讫。然即以栴檀磨之。作十二指小方坛八个。初以三坛。一用供养佛。一用供养法。一用供养僧。第四坛供养阿弥陀佛。第五供养观世音菩萨。第六供养大势至菩萨。第七供养香王菩萨。第八供养诸善神等。皆取好净食果子香华。四边安置。其法随以何月十四十五日作。然取阇帝花(此云豆蔻华)一千八茎。诵一遍掷像身胸上。作法以后每夜半须起。像前常诵一千八遍。至自有人送钱财。其钱财亦不得积聚悭贪。即须用度及施贫乏。此是香王菩萨法。   复次有一别行要略法。   持咒之法。行者洗浴着新净衣。受八戒斋。结净一如坛法。依次第而布供养散花烧香然灯。从夜半起。在坛内端坐。诵咒一千八遍须瞻卜花一千八茎。诵咒一遍掷一茎花。着菩萨身上。当诵咒之时。不用闻鸟鸣声。用三白食解斋。烧安息香供养。日别滤水香汤洗浴。别着衣裳。大小行来皆须洗净。平旦夜半入坛之时并须嚼杨枝。然后入坛一心诵咒。莫思量外事即见神验光明。见验即休。不见光亦有动相。所行之处大获果报。持咒之法不得破戒。身亦不得近触着女人。触着女人者即无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菩萨戒义疏--未知

菩萨戒义疏--未知

菩萨戒义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 菩萨戒义疏卷上   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众委质虔恭。斯乃趣极果...

法苑珠林   卷二十一至四十--未知

法苑珠林 卷二十一至四十--未知

法苑珠林(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 唐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福田篇(此有三部) 述意部 优劣部 平等部。 述意部第一   自大觉泥洹福归众圣。开士应真弘扬末教。并飞化众刹随缘摄诱。感殊则同室天隔。应合则异...

百业经 慈力国王--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慈力国王--堪布索达吉

慈力国王 ——以己鲜血 满夜叉愿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的森林中有憍陈如(Kodanna)等五比丘(...

化书--未知

化书--未知

  《化书》全文:   《化书》,五代谭峭撰。该书以万物变化之道而立论,故名《化书》。大抵本齐物以言道化,本虚无以言术化,本无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抨击税多民饥,主张尚俭均食。多先例举自然现象,...

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第二卷--慈贤法师

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第二卷--慈贤法师

  第二卷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尔时世尊既加持已。告弥勒菩萨曰。汝等愿受灌顶。先结曼拏罗大坛而受灌顶。尔时世尊既结坛已。即说五如来灌顶真言曰。   唵(引)戌(上声)抳野(二合)多儗...

大方广如来藏经--佛陀跋陀罗

大方广如来藏经--佛陀跋陀罗

  大方广如来藏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